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乡村 > 正文

国医养生 大暑避慎

2025年07月22日 09:07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叶焱焱 实习生 钟玉萍 编辑:杨灵烨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7月17日,大暑节气临近记者采访了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瑾明,请教大暑时节的养生智慧。

此时正处中伏,暑热正盛,加之今年雨水丰沛,高温与高湿交织。黄瑾明教授指出,今年大暑恰逢中伏,高温叠加多雨,湿热交织成“毒”。大暑养生需谨遵《黄帝内经》“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训,其核心在于“避”与“慎”二字。

“避”字为先,需远离不利环境。暑湿交蒸最耗气血,应减少在高温高湿处停留,严防中暑。家中可开启空调除湿模式,为身心营造清爽空间。

“慎”字为要,涵盖四方面细节。环境与饮食上,贪凉需有度:空调温度忌过低,生冷冷饮莫贪多,尤其要避免食用低于常温的食物,以防寒凉伤阳。情志上,需戒躁制怒:三伏天血管扩张脆弱,气阴耗损易致情绪失控,血压骤升恐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心静自然凉”实为养生要诀。锻炼上,宜静忌动:选择早晚凉爽时段散步、打太极或练八段锦,以静养真阳;运动后及时补水,勿让大汗耗散元气。食疗上,当益气养阴:可取清代王清任《清暑益气汤》中的西洋参、西瓜翠衣等煲汤解暑;广西本地的冬瓜、莲藕、柚子皮,搭配生姜、桂圆与老鸭同炖,最适气阴不足者;体弱者可饮羊肉汤,但切记“汗不出透”。

此外,参考壮医天阴阳理论,可用沉香、降香、莪术等研末制香,燃之薰室,借芳香之气解毒化浊。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愿这份养生指南,伴您于暑气蒸腾中,守得一身安康,静待秋凉。

广西日报7月22日第6版截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