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经济 · 生活 > 乡村 > 正文

风雨里的“数据灯塔”!广西水文人战 “韦帕”

2025年07月23日 18:14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通讯员 周也茹 秦克胜 编辑:周映 朱慧琳

水文应急队员在大风江东场高速公路桥河段施测流量。许家斌 摄

今年第6号台风“韦帕”携风裹雨来袭,7月19日以来,广西沿海水文中心全力迎战,他们以单位为家、以江河为伴,用一组组精准数据、一条条预警信息,为地方党委、政府调度指挥、防台风抗洪赢得先机。

一声令下,Ⅳ级响应“秒启”

7月18日下午,广西沿海水文中心收到气象服务信息:热带低压已加强为台风“韦帕”,将于20日至22日影响北部湾海面及桂南并造成强风雨。中心第一时间通知各科室和各中心站密切关注,认真做好迎战准备。

随着“韦帕”逼近,20日11时,广西沿海水文中心果断启动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水文中心站同步启动辖区Ⅳ级应急响应。水文测船备航,从机关到中心站,全体干部职工到岗到位,迅速进入“战时”状态。

领导带头,“关键少数”冲在前

“台风要来了,我今晚不回家,就在办公室守着!”19日傍晚,台风逼近前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覃新松打电话告诉家人。他提前在办公室支起行军床,坐镇指挥;20日晚上,覃新松携手水情科同仁通宵作战,分析研判水情。

连续几日,中心副主任潘嘉嘉统筹协调水文监测预报和应急驰援工作,多次冒雨往返于钦州市应急管理局与单位之间,在每一次防汛会商调度会上及时汇报水文监测分析成果。

水情科科长刘惠雯、工会主席陈瑾,两位女党员巾帼不让须眉,昼夜坚守岗位,密切关注气象预报,紧盯辖区降雨及水情变化,积极与应急管理部门及各水文中心站会商,及时编报各类水情专报和预警信息,连续18个小时不眠不休、奋战一线。

昼夜鏖战,防汛“尖兵”坚守一线

汛情紧急!21日0时30分,浦北水文中心站率先发布武思江洪水蓝色预警。紧接着,合浦、灵山、钦州等水文中心站的洪水预警相继发出……

凌晨1时,武思江大江口站缆道房内灯火通明。浦北水文中心站站长李昌海操作缆道铅鱼测流,与同事一同完成了台风影响期间辖区首份洪水流量测验。窗外飞蚁扑面,屋内闷热难耐,汗水浸透了衣背,他却坚定地说:“数据早一分钟发出去,群众就多一分安全。”

此时,沿海各水文中心站的值班室里,处处灯火通明。值班人员有的紧盯着电脑屏幕,关注着每个站点的雨量数值、水位变化;有的与沿海中心水情科同仁会商;有的忙着编发洪水预警信息……

有条不紊,“5人战队”连轴转

“人少担重任,事事皆精工。”这是多数水文中心站的真实写照。北海水文测报中心与合浦水文中心站同在一栋楼办公,总共只有5位同志。

19日中午起,按照市、县防指要求,两个中心站须各向北海市应急管理局、合浦县应急管理局派驻1名联合值班人员。由此,“5人战队”拆分为两组:2人外派值班,3人留守值守。留守组不仅要承担两个中心站的值班、水情分析会商等任务,还要冒雨驱车前往市、县应急局,轮换已连续值守24小时以上的外派同事。

21日,北海水文测报中心主任曾秀华负责留守值班。早上8时,她在做滚动分析预报时,发现受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武利江中直站水位正快速上涨,便立即通过电话联系正在驱车换班途中的两位同事。他们把车停在安全地带后,马上通过电话与曾秀华会商,很快得出“未来5至12小时,武利江中直村河段可能达到警戒水位”的结论,并第一时间通过预警平台、短信及邮件系统发布了这一水情预警信息。5个人如齿轮般紧紧咬合、连轴运转,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闻“汛”而动,“逆行者”勇战洪水

面对狂风骤雨,沿海水文应急监测队闻“汛”而动,毅然选择“逆行”,用水文仪器和双手丈量江河水情,为江河“把脉”。

21日早上,灵山县文利大桥上,共产党员、站网监测科副科长林展华带领的水文应急驰援监测队正开展应急监测。当时河水湍急,水面突然漂来一根大竹子,三体船被打翻卷入桥底,情况危急!眼看走航式ADCP即将沉入水底,林展华和两名队员拼命拽住湿滑的拉绳,有的手套甚至被磨破。一番努力后,设备终于保住。确保设备安全后,他们又继续投入应急监测,抢测洪水流量。

连日来,沿海中心派出15个应急监测队共50人次(其中党员14名),对沿海三市暴雨洪水重点区域、重要断面开展应急监测,完成了南流江、防城河、滩营江、北仑河等江河共26个断面的流量监测,形成监测流量数据68份。

面对暴雨洪水,广西沿海水文中心及各水文中心站积极做好靶向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截至22日8时,共发布洪水蓝色预警6次,参加各级防汛会商23场次,编报各类水情服务信息20期,发送水情预警短信20万余条。每一个水文数据都凝聚着水文人的辛勤汗水,每一份水情专报都是应急决策的重要依据,每一条预警信息都成了群众转移避险的“响锣”。

台风影响期间,沿海水文人主动作为,水文信息第一时间直达平陆运河建设工程各施工标段,以及市、县、乡、村各级责任人和沿江危险区域群众;通过“叫应”机制,每条预警信息都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手机,真正做到“测得到、报得出、传得快、用得上”。

台风“韦帕”影响尚未完全消退,广西沿海水文人仍坚守在防汛一线。他们用专业与担当,筑起守护广西沿海的“水文数据堤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