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奋力打造现代化档案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战略部署,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号角。新时代新征程上,档案馆承担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必须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识,以“五个聚焦”奋力打造现代化档案馆,留存好、记录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谱写档案事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打造让党放心的现代化档案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事业。坚持党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是我国档案事业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本质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伟大征程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档案工作者不仅是剧中人、观剧人,更是拍摄师、解说人。打造让党放心的现代化档案馆,必须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不断锤炼干部过硬的政治品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要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建设,在档案保管、开发、利用、宣传上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强化政治把关,注重政治效果,在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中尽到政治责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持续深化模范机关创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围绕清廉广西建设的工作要求,将清廉机关建设与档案业务建设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积极打造清廉思想、清廉组织、清廉纪律、清廉作风、清廉文化“五廉一体”清廉机关。

聚焦“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打造守正创新的现代化档案馆。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部署安排,要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做好新时代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参与新时代新成就国家记忆工程和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广西”档案记忆工程,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做好档案服务。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聚焦自治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编报高质量的《档案参考》,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服务。扎实开展档案史料的研究和编辑工作,利用馆藏档案资料举办展览活动,将丰富的档案资源库变为资政育人、文化惠民的文化库、知识库。加快红色档案资源的收集开发利用,在新时代红色基因传承上下功夫,扎实推进红色档案辅助思政教育工程,加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直机关党员政治活动中心等平台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聚焦“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打造便捷智能的现代化档案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档案工作环境、对象、内容发生巨大变化,迫切要求创新档案工作理念、方法、模式,加快全面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强化档案科技支撑,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是打造现代化档案馆的必然之举,也是提升档案服务能力与水平的有效途径。档案馆要抢抓数字中国、数字广西建设的攻坚关键期,坚持把数字化转型升级纳入数字广西建设大背景中谋划,推动档案工作服务现代化、融入现代化、记录现代化、展示现代化。加快档案业务流程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推动各级综合档案馆数据归集共享利用,逐步构建全区档案馆系统数据信息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高水平做好“数字档案+”工作,积极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完善电子文件归档机制,优化电子档案管理流程,深入推进电子公文、电子证照、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单套制等的管理工作,促进各类电子文件应归尽归、电子档案应收尽收,防止资源流失。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档案科技支撑,加快档案去酸、修复、消毒等科学技术研究以及档案数据治理、知识管理、AI辅助档案开放审核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科技创新破解事业发展中的难题。

聚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惠民便民的现代化档案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中指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档案馆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标准,以更加开放的胸怀、主动合作的勇气,积极推动档案工作走向变革、融合和开放。以服务群众为宗旨,探索采取电话预约、远程查档、信函查档、代查档案等多种办理方式为急需查档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服务质量,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各界查档需求。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区域共享的档案公共服务体系,拓展查档服务一体化平台的使用范围,进一步发挥全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作用,在实现婚姻登记档案全区“一网通查”基础上,加强与教育、社保等部门合作,推动更多种类、更广范围的民生档案共享利用,推进档案惠民。加快档案开放审核工作进度,提升划控质量,增加开放数量,提高档案开放审核工作成效。健全档案开放审核机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辅助开放审核技术的研究、完善和应用,打造以档案馆为主体,优势互补的跨地域、跨行业、多元化档案开发合作联盟,全方位提升档案开放能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聚焦“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绝对安全的现代化档案馆。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档案安全作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工作的底线和红线,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万无一失。打造现代化档案馆,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深入推进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切实筑牢档案安全防线。严格按照“九防”要求,加强档案馆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的收、管、存、用提供良好条件,确保档案实体绝对安全。严格落实档案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把安全管理责任、措施落实到人头、岗位,做到档案安全人人有责。扎实做好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强化应急培训和演练,有针对性地完善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提升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严格执行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设备安全水平,做好大数据环境下档案数字资源的安全管理,实现系统和信息可管可控,确保档案信息绝对安全。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各类档案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和管理,利用档案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维护党和国家根本利益。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库房管理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档案安全法治宣传教育,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将安全责任扛在肩上。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确保档案绝对安全贯穿档案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档案安全风险防控水平,构建档案安全新格局,积极打造绝对安全的现代化档案馆。(广西壮族自治区档案馆理论学习中心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