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全媒体播报·要闻 > 正文 |
从江到海顺势前行 广西在多区域合作中扩大开放 |
2006年09月25日 05:44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编辑:韦怡 |
|
一组数字表明了广西扩大对外开放的努力:2005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1.83亿美元,比“九五”期末增长了约1.5倍;“十五”期间,我区累计引进区外境内招商引资项目1万多个,实际到位资金897亿元。今年上半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29.2亿美元,同比增长20.5%;区外境内实际到位资金252.6亿元,增长34.5%。 扩大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广西来说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区紧紧把握中国-东盟博览会机遇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有利时机,积极实施“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的区域合作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自觉主动融入多区域合作,以对粤港澳和东盟开放为重点,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拓展加快发展新空间,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借力粤港澳 融入珠三角 我区东靠粤港澳,西联云贵川,北接湖湘,南向东盟。“东靠西联”,就是要充分发挥我区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和华南通往西南通道的作用,加强与粤港澳的全面经济合作,主动承接粤港澳等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使我区成为梯度发展和项目扩展的重要载体,借粤港澳兴桂。 同时巩固发展与大西南的经济合作,促进华南经济圈与西南经济圈的对接互动。 近年来,我区加快了借力粤港澳、融入珠三角的步伐,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实现了自身的大开放和快发展。在政府间合作方面,广西与广东、香港、澳门、贵州进行了高层互访,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和合作项目。在经贸合作方面,至2005年底,广西与泛珠三角区域各省签订合作项目1430个,项目总投资近50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96亿元;与港澳签订合同项目168个,合同外资额7.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7亿美元。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广西加快构建出海出省出边大通道,2005年交通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42.3亿元,中国通往东盟的第一条高速公路———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广西通往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设明显加速,目前经广西的出省出边高速公路通道达到5条。与此同时,广西先后与广东、贵州、海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特别是与广东、贵州等省建立了无障碍旅游区,共同打造跨省区精品旅游线路,实现了旅游资源共享。 办好博览会 搭建新平台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广西人曾感叹缺少舞台和载体。中国-东盟博览会花落南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把广西推向了区域合作的前沿,使广西成为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基地,成为双向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发展的重要平台。 以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契机,我区抓住机遇,扩大开放,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方面的支持,在通关、检验检疫、外汇兑换、贸易结算、落地签证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投资、贸易和人员往来便利化。同时,我区党政代表团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高层互访,鼓励东盟各国到广西设立总领事馆或外事机构,推动民间团体和经济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民间团体、企业、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沟通机制,充分发挥各种外来机构、商协会及民间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形成推动广西与东盟各国相互开放、合作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一、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与东盟搭建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合作、高层论坛、文化交流平台,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相互开放和经贸合作,给泛珠三角各方及东盟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实惠和好处。中国-东盟博览会极大地提升了广西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极大地促进了广西的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广西由此成为了促进中国与东盟全方位开放与全面合作的重要平台,成为了外来投资的热土。没有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没有广西今日大开放、大开发、大发展的大好局面。 今年10月30日,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同时在南宁举行,我区继续举全区之力做好“三会”的各项筹办工作,努力把“三会”办得更好、更有实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开发北部湾 打造新基地 今年3月,在“十一五”谋篇布局之时,广西吹响了加快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全面开放开发的号角,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顺势而出,化茧成蝶。这表明“十一五”时期,我区将开放开发的战略重心定在了北部湾。 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对内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对外是促进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加快该区域全面开放开发,将极大地推进广西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极大地推进西南地区的开放发展,促进华南、西南和东盟三大经济圈的全面对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使环北部湾经济圈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之后引领中国经济加速发展的“第四增长极”。 自治区主席陆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合纵连横,联合泛珠三角区域内各方及东盟各国,共同推进该区域的全面开放开发,重点加快建设沿海大型组合港,加快建设临海重化工业基地,加快建设沿海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南北钦防城市群,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努力将该区域建设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群,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加工制造中心、物流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金融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努力把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打造成为促进泛珠三角与东盟全方位开放与全面合作的重要基地。 一轴两翼构建 区域合作新格局 今年7月,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了一个让中外嘉宾眼睛一亮的新构想: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两个板块和南(南宁)-新(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构成的“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 这个形似英文字母“M”的一轴两翼大格局,从内容上看,有海上经济合作、陆上经济合作、湄公河流域合作,可称为中国-东盟“M”型经济区域经济合作战略。刘奇葆说,提出和实施这一战略,将形成一个太平洋西岸新兴的经济增长带,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促进东亚整体合作的深入发展。 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构想。与“环北部湾”这个概念相比,“泛北部湾”的提出,更让人们注意到“海洋”这个重要通道。“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应依据地缘经济概念,超越单纯的地理概念,使之涵盖海上东盟国家。”历史证明,凡对外开放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是占有海洋区位优势的国家和这些国家的沿海地区。我区经济发展重心从江到海,大步走向对外开放,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可以预见,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我区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将在“北部湾”这一框架下展开。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推出和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新格局的构建,表明了我区将以海的气势,东靠西联,南向发展,磅礴前行。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