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专题>时政>“建党百年·邕城故事”专题>市县区要闻>宾阳县> 正文

宾阳县各乡镇唱山歌学党史 歌颂乡村新变化

2021年08月19日 16:25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作者:韦薇编辑:胡瑞阳

宾阳县各乡镇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受到老百姓热烈欢迎

唱山歌学党史 歌颂乡村新变化

“对面阿哥唱起来,我今跟你上歌台。歌唱英明共产党,感谢党带幸福来。”“伟大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铸丰碑,衣食住行样样好,人民群众笑开眉”……由中共南宁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永远跟党走’南宁市党史学习教育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于6月1日、2日走进宾阳县。记者发现,在宾阳县各乡镇,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到山歌中进行宣讲,歌颂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新桥镇 采茶戏歌颂乡村振兴带来变化

6月1日上午,在新桥镇贵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举行了新桥镇党史学习教育“感党恩跟党走”宾阳山歌宣讲活动。当地群众穿上民族服饰,通过采茶戏党史山歌展演的形式载歌载舞,围绕“乡村振兴”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事迹进行展演,唱出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新变化。

在宾阳县新桥镇贵贤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场,群众自编自导节目歌颂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

“党的政策带领我们富裕起来,所以我们结合采茶戏自编自演节目,运用到当前的党史中来,歌颂了党100年来的丰功伟绩,歌颂党和祖国。”贵贤村采茶艺术团团长刘习志说道。

新桥镇人大常委会主席巫智斌介绍,新桥镇充分挖掘本地山歌资源,用接地气的山歌,传递党的好声音,真正使群众听得懂、做得到、有成效。新桥镇贵贤村依托采茶戏曲、山歌、道德讲堂、乡贤讲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载体,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讲党史。今年以来,共培育创造了60余首新桥山歌原创曲目,有效地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基层、走进农村、走进田间地头,使党的好方针、好政策家喻户晓,落地生根。

走进新桥镇大罗村,记者看到,道路两旁遍布五金加工车间。在宾阳县农村党员创业示范基地、广西大罗工艺品有限公司里,制作出来的各种铁皮花盆、花篮、花瓶、浇水壶、镀锌铁皮花等工艺品,制作精良、用材讲究、设计新颖,即将出口欧洲。

邹圩镇 将党史学习民俗融进山歌对唱

“对面阿哥看过来,家用电器一排排。电磁炉加煤气灶,煮饭炒菜不用柴。”“对面阿妹开车来,驾驶小车手不歪。家乡通了高速路,高铁天天开过来。”……6月1日下午,在邹圩镇清水河邹圩码头,多名群众正在码头通过用壮语唱山歌的形式唱响青山绿水,宣传邹圩镇在“我为群众办实事”、立足农业种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取得的成就及涌现的工作亮点。

在宾阳县邹圩镇清水河邹圩码头,群众用山歌对唱的形式歌颂幸福新生活。

在宾阳邹圩陶器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户里,架子上摆列着精致的茶壶、酒壶等,有的壶身上还雕刻龙、牡丹花的形状。“现在游客多了,我们也把生活用品做成了工艺摆件进行销售,生活越来越好。”村民颜长智娴熟的技艺,很快就让一个陶器初现模型。邹圩镇邹圩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明川介绍,他们利用乡村振兴的趋势,将乡村环境搞好,同时建设体验馆,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村里参观、学习,并将产品推销出去,带动村民的集体经济收入。

村民颜长智认真制作陶器。

如何让党史深入到民心、深入到群众中?邹圩镇人民政府镇长郑少徽告诉记者,邹圩镇是一个多民族的乡镇,壮族和瑶族的人口将近1.3万人。而在清水河码头有唱山歌的传统,于是他们通过定期进行山歌对唱的形式,将民俗和当前的党史学习教育生动地结合起来,接地气地传播到群众中,取得很大效果。

除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还通过产业发展来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邹圩镇聘请18名护林员,开展护林的宣传和巡查,在发展传统的山林资源的基础上,抓紧把新型产业化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档次。

当前,邹圩镇引进龙头公司发展种植,比如永和村火龙果产业示范区发展了4000多亩核心火龙果种植区和2000多亩的辐射带动区,间接带动农民群众增收。在同仁村委上横村发扬“哨子精神”,通过村长或者有威信的乡贤吹一个哨子,带动村民投工投劳支援乡村振兴建设;同时通过流转1000多亩土地种植三红蜜柚,辐射带动周边4400多亩种植面积。(记者韦薇 文/图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