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 > 首页栏目 > 区域 > 南宁 > 正文

广西日报南宁头条 | 创新形式激活思政“一池春水”

2025年07月02日 13:50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 万一鸣 编辑:潘登

7月2日广西日报南宁观察头条关注南宁市如何激活思政“一池春水”。

“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从基层最关注、群众最关心处着手,将思政工作细化为具体行动,转化为争取群众、赢得民心的实际成效。”近日,2025年南宁市思想政治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广西大学展示了该校“00后”话百年思政教育品牌成果,西乡塘区呈现“同上一堂思政课”工作成效,南宁市机关、学校等单位,也纷纷亮出各自思政工作成果。

近年来,南宁市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关注基层、守正创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南宁市第二中学等三所学校入选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成员单位,西乡塘区依托辖区高校资源组建了思政名师工作室,打造了思政先进案例库和作品资源库,搭建起“理响西乡塘”品牌矩阵。

西乡塘区“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活动现场,该区大思政一体化建设联建单位一齐亮相。通讯员 黄伟铭 摄

编制读本感染各学段学生

在思政知识教学中,往往学段越低挑战性越大。如何上好小学低年级的思政课,引导少年们树立正确观念?小学高年级学生在升入初中前,应该具备怎样的思政基础?如何让新时代少先队员接受有效的红色资源教育?

针对这些问题,南宁市秀田小学教育集团创新开发出各学段少先队员的政治启蒙读本《新时代少先队员的“红色基因”知行读本》,其中前三册“红领少年”“红星少年”“红志少年”分别对应小学低、中、高学段,“红德少年”一册针对小初衔接,适合初中七、八年级的学生使用。

《读本》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主要内容,每一册都由“社会上做好公民、学习上做好学生、家庭里当好成员、生活中有好品行”四个单元构成,同时还确定了成长综合性评价量表作为行动标准,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精神谱系变为具象的、便于操作的行为指南。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少先队员,《读本》注重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初步了解国情,热爱祖国、集体等品质。”南宁市秀田小学党委书记韦艳蓉介绍,高年段的少先队员对历史、法制开始感兴趣,情感理解力提升,《读本》相应设置了“红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内容,让少先队员被“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所震撼、激励,进而深刻领会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

据悉,南宁市在近期制定了《南宁市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构建“小学启蒙、初中奠基、高中提升、高校深化”的思政教育梯度培养体系。目前,南宁市各中小学与师范院校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破解学段衔接难题,形成了“理论共研、资源共享、成果共育”的协同机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学生与南宁市大学东路小学的孩子们同上一堂劳动课。

善用社会大课堂激发理想信念

“2023年,我作为志愿者前往百色市那坡县城厢镇初级中学支教,那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但是他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望从未熄灭。”在推进会现场,广西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许敏分享了他的思政实践故事。

许敏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主动开设播音兴趣班,让同学们学习朗诵、规范语音语法。同学们从羞于表达自己到站上舞台获得经典诵读一等奖,许敏意识到,帮扶不仅是扶“智”,更要扶“志”。于是,他在课堂上加入德育培养,利用班会课及空余时间,定期为同学们开设思政课程以及主题班会活动,向孩子们介绍祖国的发展情况与日新月异的产业变革,例如“我和我的祖国”“铭记九一八”“戍边楷模凌尚前”等系列主题班会和宣讲,引导孩子们树立理想信念,发挥青春动能。

为期一年的支教实践,许敏累计授课221场,他感叹道:“我深刻体会到中国式现代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少年们铿锵有力的朗诵声,是边疆学生们在晨读中憧憬着未来。”他走出校门亲身体验现实,让思政教育更有说服力。

近年来,南宁市善用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有机结合,通过多师协同教学机制,邀请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优秀社区(村)书记,机关部门一把手兼职思政教师,以“大师资”实现“大融合”,帮助青年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人民立场,坚定理想信念。

思政基因融入群众日常

退休多年的杨莲珠是西乡塘区鲁班社区的老街坊,也是南宁市原肉联厂的职工,她“以厂为家”,对社区有着深厚感情。去年以来,她又多了一个新身份——社区老小的“共享阿姆”。

“每逢周末和寒暑假,我免费带着社区里的孩子学习唱歌,家长们在群里报名,只要凑齐人数就开班。”杨莲珠不仅教孩子们唱《送别》等经典歌曲,还把《你的名字真好听》《祖国不会忘记》等红歌融入合唱教学中。一来二去,孩子在声乐学习中找到兴趣,家长与杨莲珠变成了好朋友。“见面就聊聊家常,有急事互相帮助,现在邻里们的心更近了,社区也变得更温暖。”她笑着说。

杨莲珠给社区“一老一小”开设的歌唱兴趣班。通讯员 李敏生 摄

鲁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宇强介绍,“邻里思政 共享鲁班”是该社区打造的思政品牌。从居民需求出发,创新“共享+”模式,该社区还打造了共享水电师傅、共享儿童乐园、共享驿站、共享生日会等内容,提升服务“一老一小”质量的同时,把邻里团结、和谐互助的思想精神拓展到每一个角落。

鲁班社区共享音乐室内,老人们在吹奏红歌。

社区服务到哪里,思政就拓展到哪里。南宁市多个社区、乡村探索强化理论宣讲新平台,让思政基因融入基层治理和群众日常。每月18日,青秀区新竹社区的“竹声倾谈”民情恳谈活动总会按时举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小区、庭院、单位倾听民声、汇集民意、解决民忧,让各族群众更快融入社区生活。在马山县古零镇乔老村,当地依托本村农文旅资源,设计了文明新风主题的“移风易俗+农耕文化”研学活动,去年以来该乡村思政研学基地开展主题研学活动21次,吸引超1600人次参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