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图片频道>广西> 正文

观鸟爱好者足迹遍布广西,10年拍摄鸟类超600种(3)

2024年01月05日 13:39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作者:凌剑伊编辑:潘晓明

回顾观鸟变化,乐见观鸟圈更大更“年轻”

近年来,广西的鸟类新记录明显增多。勺嘴鹬、黑脸琵鹭等濒危鸟类频被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飞抵南湖;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额雁南迁路上“打卡”南宁……“这是一种好现象。”陆爱生认为,“贵客”越多表明生态越好,这说明南宁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举措是有成效的,同时也意味着关注鸟类的人变多了。

▲成群结队的白额雁。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南宁拥有充足的阳光和宜人的气候,每年冬天,许多珍稀候鸟都会来到青秀湖、南湖和大王滩水库等地栖息。近年来,南宁市不断优化提升森林、湿地、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空间,为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度进一步提高。

截至目前,南宁市建立起21处自然保护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22万公顷,全市自然分布有野生脊椎动物41目135科408属727种。数据显示,广西现有鸟种记录总数750种左右,其中大明山、九万山、大瑶山、金钟山、雅长、猫儿山甚至桂东南等地,都有可能潜伏着惊喜。另外,黄胸?、勺嘴鹬、中华秋沙鸭等种群较为稀少的鸟类也多次被观测到。

“十几年前,观鸟的人数量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现在,仅一个微信观鸟群就有好几百人。而且我们的观鸟圈不断扩大,更多年轻人加入‘追鸟’大军中。”陆爱生提到如今的变化很是感慨,“大家爱鸟、护鸟,也形成了保护野生动物的良好风气,环保意识明显增强了。”

2024年愿望清单

1.陆爱生希望能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继续深入探寻区内外鸟类世界,与更多鸟友交流心得。

2.陆爱生希望能够拍到更多的珍稀鸟种,再次刷新自己的观鸟纪录。



上一页
[1][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更多精彩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