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曾桂林 邓振福 通讯员 姚国艳

图为丽君社区的近千居民热热闹闹地享用着“百家宴”。记者 曾桂林 邓振福摄

丽君社区众居民相聚一起热闹非凡。记者 曾桂林 邓振福摄
东家的白切鸡,西家的红烧肉,青脆酸甜的醋溜黄瓜,风味独特的卤凤爪,还有别出心裁用芋泥做的鱼……5月26日下午,在桂林市秀峰区丽君社区西湖巷,100多米长的街上,40张铺着大红桌布的餐桌挤得满满当当,近千人在这里其乐融融地参加了丽君社区第二届“丽泽情”邻里节。
四代同堂参加“百家宴”
在“百家宴”上,记者见到了搭上“末班车”的曹女士一家。曹女士告诉记者,她家四代同堂,爷爷已经87岁了,儿子今年才5岁。去年因没报上名,儿子老大不高兴,26日一早,她找到社区干部,强烈要求参加“百家宴”。87岁的老人在宴席上兴致很高。曹女士说,老人住院半个月,为了参加“百家宴”,还特地向医生请了假。老人也表示,能参加这样热闹的邻里聚会,心情特别高兴,似乎病都好了一大半。
据介绍,“百家宴”是邻里节的当家项目,参与的每个家庭自带一个“拿手菜”,大家围坐桌边吃边交流,社区联系的商家免费提供一些酒水和几道菜。去年5月首届邻里节安排了20桌,事后一些没报上名的居民向社区干部“提意见”,所以扩容到40桌。
74岁老人宋淑华那一桌也是特别热闹,跑来向老人祝贺的邻居一个接一个。因为当天是老人的生日,她将孙子孝敬的寿桃蛋糕,拿到“百家宴”上和邻居分享。当记者询问她的年龄时,她幽默地告诉记者:“今年我47岁。”她还说,往年都是家人给她做寿,而今年参加“百家宴”,众邻居都来为她祝寿,感觉更热闹了。

邻里节当天正好是宋淑华老人74岁生日,晚辈们买回蛋糕一起为老人庆祝生日。记者 曾桂林 邓振福摄
务工人员成了座上宾
在“百家宴”热闹的宴席上,有两桌“特别”的客人,他们是丽君社区特邀的外来务工人员。丽君社区主任胡成娥表示,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在城市从事非常艰苦的工作,建设和谐社区不能忘记他们。
桂林市顺昌食品厂位于秀峰辖区,副厂长潘昌漓带领该厂20名外来务工人员来参加“百家宴”。他告诉记者,他们厂200多人,90%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从湖南到桂林务工的小刘说,他到桂林务工两年了,第一次参加这样的“百家宴”,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就像在家里一样。
为了让外来务工人员感到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在当天的活动仪式上,邻里节还专门安排了社区儿童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手牵手”活动,10名社区儿童向10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赠送了玩具和图书。
邻里节成社区文化“品牌”
根据社区居民、智囊团的建议,丽君街道办在原有的百家宴、饺子宴、厨艺秀等传统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新增了关爱邻里困难户、评比“十佳清洁楼道”、“十佳清洁家庭”、“邻里守望热心人”、“创业之星”等活动。
丽君街道办书记黄宝生告诉记者,通过举办首届邻里节,社区邻里交往明显多了,主动参加社区活动的人多了,互帮互爱的事多了,庭院街道卫生干净多了。这也让他们意识到,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找到了打开长期以来社区居民生活“深院铁锁”、“各自为政”的一把“金钥匙”,他们将不断探索,将“丽泽情”邻里节打造成社区文化的“品牌”。
“百家宴”结束后,意犹未尽的社区居民又兴致勃勃地观看了久违的露天电影。闪动的荧光中,长幅标语“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让寂寞的楼道热闹起来,让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洋溢出浓浓的暖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