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覃子娟来到孤寡老人陈宗安家里看望老人。记者杨青生摄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杨青生 实习生 甘楷悦
9月17日,在南宁市新阳路66号,74岁的孤寡老人陈宗安拉着前来探望他的华强社区党委书记覃子娟的手说:阿娟,你又来了,并拿出了银行存折托她帮取钱。在老人的心里,覃子娟就像自家的女儿。覃子娟在社区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虽然她承受了生活接二连三的打击,独生儿子因病故去,丈夫也身患重病。但她藏着眼泪,无怨无悔地为居民服务,赢得了众多像陈宗安这样的居民拥戴。
“意莫高于爱民,情莫高于乐民”,社区居民自动送上的这幅字画,成了南宁市华强社区党委书记覃子娟的真实写照。
30年心血,浇筑文明和谐新社区
1976年,年仅20岁的覃子娟走进了华北居委会工作。一间约9平方米的房子和3张破旧木桌,便是居委会的办公室。从那时起,覃子娟就发誓改变社区的办公条件。1995年,她担任华北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上任后,为改善办公条件,覃子娟想出一个借力使力的办法:由私人老板把居委会的旧平房改建成一栋4层小楼;上面3层办公,一楼铺面则租给老板。改造完成后,漂亮的华北居委会顿时成了周围其他居委会羡慕的对象。
2001年,华北等周边5个居委会合并成华强社区,覃子娟当选为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家”更大了,“地”更广了,事更多了。她花了整整30天的时间,一街一巷地掌握实情,一家一户地了解民意,征集了社区建设的300多条大小意见。
社区内的华强路、华西路、中华路(西段)俗称“三华”路,是南宁市副食品、文化用品、五金家电等商品批零市场的黄金商业街区。覃子娟提出了以诚信打造“华强商圈”的思路,她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对1800多户商家一店一店地上门动员,一铺一铺地上门教育,在社区兴起了以“诚信为本,益民兴业”的主题活动,“拒绝假货、抵制伪劣、诚信经营、货真价实”成为华强商家的时尚,不仅带火了1800多户商家的生意,外围的商家也千方百计挤进华强社区谋发展。华强社区也因此被自治区树为“公民道德建设示范点”。
覃子娟就这样精心谋划社区经济、文化、卫生、计生、治安、党建的全面发展,特别注意在“以一流的党建促一流的社区建设”上动脚、动手、动心、动气力。2003年,企业离退休党员划归社区管理,华强社区党员数量增至218名,成立社区党委时覃子娟又被选为党委书记。深感责任更加重大的她靠着勤奋,依次与218名党员面对面地交心,根据党员的意见和建议,在社区建立了10个党支部、31户党员中心户和“困难党员扶助站”、“流动党员之家”等社区党建网络,并提出了“流动党员协管、下岗党员托管、离退休党员直管,在职党员双管”的“四管”新机制,改变了过去那种“断层”、“断面”、“断关系”的状况,推进了社区的全方位发展,华强社区因此先后被评为南宁市“五好”社区党组织、文明社区、先进安全小区、青年文明社区等20多项称号。
30年奉献,“小巷总理”感动万人心
30多年来,覃子娟风里来雨里去,大到社区规划,小至邻里夫妻吵架,她都要管,她心里时刻装着社区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件事。她也因此获得社区居民送给的一个雅号“小巷总理”。
华强社区拥有3381户居民,近1.3万人。但覃子娟感动的何止这1万多人,在她2005年被评为“感动南宁——首府南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十大新闻人物”的背后,就拥簇着她用30多年情和爱编织的一串串感人故事:
残疾人蒙亚芬下肢残疾、丈夫又监外服刑,全家人的生活全由蒙亚芬开“残的”搭客维持。2003年5月南宁实行“禁摩”,蒙亚芬的生活来源断了。覃子娟一边地耐心做蒙亚芬的工作,还拿出钱来安排蒙亚芬全家的眼前生活;一边为蒙亚芬办理低保手续,四处联系为蒙亚芬找到了工作。用真情和关爱使蒙亚芬走出了困境,蒙亚芬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南宁市华强路119号的韦姑娘,父亲是个残疾人,母亲长期没工作,家境贫困艰辛。韦姑娘中学毕业后,一直没有稳定的工作。覃子娟知道后,不断地跑单位、找关系,最后在南宁市家友电线电缆厂为韦姑娘找到了一份满意而稳定的工作。覃子娟一手创办的社区“特困母亲扶助站”、“特困党员扶助站”、“下岗就业服务站”“残疾人员扶助站”、“爱心超市”等成为弱势群体、下岗群体、妇幼群体的“连心桥”和“暖心炉”,先后为上千名下岗和待业人员找到了工作。
30年光阴,属于她自己的不足30天
覃子娟在社区为大家热情服务了30年,但是,谁能知道,她自己的小家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
1985年,覃子娟的儿子出生了,然而未满3个月的儿子却因为发烧、拉肚子住进了医院。检查结果:孩子患的是重度地中海贫血。刚刚体会到做母亲的喜悦与骄傲的覃子娟一下子懵了。但是,她擦干眼泪,郑重地说:“孩子是无辜的,我绝不会放弃他!”在丈夫和婆婆的支持下,覃子娟没有向组织要一天假,而是一边高效率地工作,一边尽心地照顾孩子。带儿子上医院也只是用中午的休息时间,这一规矩,覃子娟一直坚持了19年。
2003年,覃子娟的丈夫患上了重型病毒性肝炎。面临双重打击,人们都担心覃子娟扛不住了,可依然见到她一天不离岗位的身影,依然听到她为居民排忧解难的笑声。她奉献给丈夫、儿子的依然是短暂的午休时间和夜深人静的时候。30年来,覃子娟就是这样,把生命中最宝贵的时光留给了社区、街巷和居民,留给丈夫、儿子的却只是短暂的、微不足道的时间。
2005年6月3日,覃子娟的儿子吴满合永远闭上了眼睛。覃子娟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
覃子娟的不幸,惊动了城区、街道办事处的领导和华强社区的居民们。组织上作出决定,准许覃子娟30天的长假。为失去惟一的儿子,覃子娟感激地默认了,这是30年来惟一属于她自己的30天。
但是,不久覃子娟又到了居民中间,细心的同事们掐指算算,这一天离30天的假期还差整整8天,大家知道覃子娟的脾气和性格,谁也不对假期的事提一个字,10多个姐妹相拥成一团让泪水挂满了脸上,因为此刻只有眼泪才能倾诉以往覃子娟从未有过的请假日、双休日、长假日,才能诉说覃子娟从进居委会那一天以来敬业奉献的每一个日日夜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