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村民:当您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请拨打我的电话: 138****3998,我诚挚为您服务。”这朴实的语言是笔者近日走访灵湖村时,从村民手中的一张联系名片上看到的。这张名片是武宣县工商局廖胜华在驻武宣县三里镇灵湖村时,送给广大村民的。
廖指导员真心实意为当地群众服务,赢得了高度赞扬。群众都说:这样的干部我们喜欢,希望上级多派这样能干的干部到灵湖村来。
走进群众的心里
“他几乎天天都来看我们,与咱老百姓打成了一片。”村民张寿喜告诉笔者。
廖指导员心里始终装着群众,记挂着群众的冷暖,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排忧解难。村里有人生病,廖指导员知道了总不忘抽空登门看望。村民武惠兰被摩托车意外撞伤住院,他闻讯后,立即买慰问品去医院看望,并主动联系交警大队,使这件事得到很好的处理,武惠兰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村民张惠玲要办计划生育证,他主动说,我在武宣住,不用你们去,我顺便帮办就可以了。哪家有困难,他就会出现在哪里。在为甘蔗施肥的那段时间,村民张革飞买回了不少化肥,后来怀疑化肥质量有问题,便拨通了廖指导员的电话。接电话后,廖胜华马上赶到张革飞家,看到劣质的化肥,二话不说,便拉着货去找商家。经廖指导员的协调,张革飞得到经销商的补偿,避免了损失。
用心为民办实事
廖指导员驻村后,他走遍灵湖村,摸透灵湖村的村情后,着手解决的第一件事是解决村委的办公设施问题。他依托后盾单位,为村委争取到了本单位价值近4000元的办公设备。
为了修复水兑沟桥,使灵湖村通往台村、幕古村、旺村的道路恢复正常,廖指导员与村委干部开会,并制定修桥方案,同时也向单位领导反映此事,并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筹集到有关资金。在廖指导员的努力下,得到本单位捐赠5吨水泥。此桥于今年8月份顺利开工建设,并于8月底建成通车。村民都感激地说:“多亏廖指导员啊,他让我们实现了耕作的‘通车梦’,他不仅帮了灵湖村,同时也帮了周围几个村的大忙啊!”
灵湖村风光秀美,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前来游览,是武宣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村容村貌的规划至关重要,在灵湖村巷道规划和广场建设中需要部分村民拆除闲置旧房和让出一些菜地,但有些村民思想认识不到位,怎么也不肯拆除和让出,建设只能停止。廖指导员主动走家串户找人谈心,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引导村民说,灵湖是我家,发展靠大家,要有“舍小家、顾大家、失小利、获大利”的精神,并用外地的事例来说明此道理。“顽固户”们深受感动,主动拆除30多间闲置旧房和让出自己的菜地,使得这两项工程顺利施工和竣工。
在广场建设工程完工后,为美化广场,村民们找到了一块别具一格的奇石,想将此奇石作为灵湖村的形象石。这块巨石在海拔400多米高的山上,至少也有6吨重,从山上搬下来和安置好并非易事。廖指导员通过关系请来钩机、吊车把似犀牛又似灵鱼的奇石搬回灵湖广场,从而成为村中又一大亮点,村中老者无不感慨道:“如果没有廖指导员,这个‘犀牛’就不可能回到我们灵湖了。”
文化建设着眼长远
廖指导员来到灵湖村,特别注重对该村古文化的挖掘。为了较完整地保存和挖掘悠久古文化,廖指导员积极投入灵湖清河堂古文化牌匾重修工作,使得古牌匾雕刻工作及时完工。他策划在灵湖边筹建古文化碑廊。为了向社会推介灵湖村,他白天经常走访群众,调查了解古迹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晚上就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写了20多篇文章在各级新闻媒体上发表。他还自己掏钱策划制作了长达100分钟的宣传光碟,从历史文化、自然风景、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就等方面宣传灵湖村,使得该村的知名度不断增强,慕名前来的游客逐渐增多。
10月17日晚,在廖胜华的精心组织策划下,武宣县工商局和灵湖村委在灵湖村文化娱乐广场,联合举办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的文艺晚会。晚会用舞蹈、独唱、民族乐器演奏、小品、有奖问答、燃放烟花等丰富的节目,来庆祝党的十七大召开,宣传十七大的精神以及灵湖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所取得的成就。该县彭进瑜书记高兴地参加了文艺晚会。晚会为村民们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