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11·06"专案]制贩毒家庭作坊"致富"之路的覆灭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余锋

今年1月21日凌晨,宾阳县23岁的青年曾玉杰怎么也没料到,正当他梦想着将自己的“家庭作坊”转型升级为“制毒工厂”时,破门而入的民警把他从被窝中揪起来,并给他戴上冰冷的手铐。

“致富”之谜

隐秘而疯狂的制毒路

3月2日下午2时许,位于宾阳县芦圩镇街围村285号的一栋三层楼房,紧闭的大门和看似光鲜的外部装修,与周围环境并无太多不同,唯有从附近居民不经意的闲谈中,可以窥见这户人家不太寻常的过去。

“曾家出事了,听说他家阿杰一个月前被警方抓走,好像是做迷奸药之类的东西……”家住围村285号曾家附近的一名老汉阿成(化名),面对来访的记者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不务正业!”

阿杰即为曾玉杰,阿成也是事后从村里那些熟悉娱乐场所的青年仔的闲谈中,偶然听到了关于曾玉杰一家“出事”的传言。因为不知道曾家加工生产的是K粉,学名氯胺酮,阿成便称之为迷奸药。

在阿成等围村村民印象中,曾家原先看起来并不阔绰,与村里的不少年轻人一样,23岁的曾玉杰平时也是个不务正业、喜欢混迹于娱乐场所的“混混”。但曾家在“出事前不久”,却突然将自家一栋一层的“平顶楼”加建了两层,且装修得颇为光鲜,还买了一辆新的小汽车。曾家的“发达”,或多或少让围村的一些村民感到意外,但除了羡慕之余,他们并不清楚曾家做的到底是什么“生意”。

然而,“道”上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却知道,曾玉杰的“致富之路”其实是秘密加工新型毒品K粉,并将生产的毒品主要销往广西区内的南宁、柳州、贵港、河池市以及外省。在这个“家庭作坊”的制贩毒窝点中,曾玉杰是主要的组织者,负责设备、原料的采购,以及“产品”的最终“合成”及“市场销售”,他的姘妇覃雪清、表弟蒙超强等人则承担协助其运输、加工原料等事宜。

在曾玉杰经营的多条毒品市场销售渠道中,一个名叫梁慧的女子是他在南宁的“代理商”。今年1月15日,梁慧在南宁被禁毒民警抓获。落网前,她常出入于南宁的娱乐场所间,向那些沉迷于“嗨”的年轻人兜售K粉。K粉常常被当成“迷奸药”在娱乐场所消费,一般人只要接触两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颇为危险的精神药品。但那些经常流连于迪吧、舞厅等娱乐场所的青少年们,却忽视了它对身心的强大腐蚀。

实地侦查

秘密制贩毒窝点浮头

虽然到南宁等地出货时,狡猾的曾玉杰从未轻易跟下线正面接触,以至“神龙见首不见尾”,但曾玉杰邪恶的“致富之路”,却无法逃脱公安机关的眼线。

经初步调查,确定曾玉杰有制造贩卖新型毒品嫌疑后,2007年11月6日,一次阵容强大的毒案分析会在南宁秘密召开,与会者上至自治区公安厅禁毒总队总队长、南宁市公安局局长和禁毒支队支队长,下至一线的优秀禁毒民警。这一天,代号为“11·06”的特大制贩毒专案正式立案。

曾玉杰可谓“狡兔三窟”。通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侦查,警方不仅证实了曾玉杰与覃雪清、蒙超强等人在宾阳县芦圩镇围村285号、宾阳商贸城324号、929号建立的3个制毒窝点,而且又发现宾阳县汤琪彪(20岁,宾州镇人)、农冰(男,21岁,宾阳芦圩镇人)为首的另外两个团伙也在制造贩卖新型毒品。宾阳的这3个窝点都是“作坊式”,曾玉杰、农冰、汤琪彪等人彼此都认识,但各自购买原料,或在自家,或租房生产加工K粉,并通过各自下线开辟市场,将销售渠道延生到南宁、贵港、河池等地的娱乐场中。

据警方调查,2007年11月以来,汤琪彪、白小成等人组织的犯罪网络,在宾阳县芦圩镇兴仁街110号、106号设立制毒窝点,从外地购买原料,多次制造贩卖毒品。同时,他们还积极与黄春飞团伙共同购买制毒原料,在宾阳县芦圩镇、新宾镇等地制造毒品,所产毒品主要销售往南宁市区。

今年27岁的黄春飞是上林人,他与武鸣县的韦海宁等人结成另一个制贩毒网络,与汤琪彪时分时合,秘密在武鸣县城厢镇定罗开发区某单位宿舍、武鸣县城东鸣街39号楼上等地制造毒品。

在对黄春飞侦控过程中,警方还发现该团伙有贩卖、私藏枪支嫌疑。

为了收集证据,扩大线索,彻底铲除整个制贩毒网络,专案组决定在严密监控曾玉杰、汤琪彪、农冰等首要团伙成员的同时,采取从外围收网的策略,逐步秘密打掉该网络外围的数个销售分支,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名,缴获K粉1000多克。

正月的南宁正处于50年来最寒冷的阴雨天气,侦查员们在秘密状态下开展侦查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为了锁定这些嫌疑人的每一次行踪,一线侦查民警中常常一次守候就长达20多小时。因长期出差侦查,有的民警甚至一再推迟原定的婚期,有的无法回家尽孝……

随着侦查深入,一个个制贩毒的网络被查清,一个个制贩毒窝点被发现,一个个制贩毒的违法犯罪人员被锁定,一条条情报信息被汇总收集上报,一张天罗地网正在展开。

兵分三路

不费一枪一弹收网

全面收网行动在今年1月21日凌晨打响。

警方行动前夕,黄春飞显然没有嗅到一点风声。1月20日晚,他交代好“马仔”韦海宁等人看好武鸣的制毒窝点后,自己一人到南宁市区“拓展市场”,并入住南宁市区的“某公寓”内。记者从警方的抓捕现场录像看到,当日凌晨7时许,民警突入某公寓一间房内,将光着膀子的黄春飞从床上抓获。

与此同时,另一搜捕组在宾阳芦圩镇围村285号制毒窝点,缴获成品K粉7585克、原料1.6吨、半成品一批,抓获曾玉杰、覃雪清、蒙超强制毒团伙成员4人。曾玉强家中有两个保险柜,一个装有27万元现金,一个塞满了7000多克的成品K粉。在曾玉杰的制毒窝点,民警还从其仓库等处查获了从外地购买的粉碎机、真空过滤器等设备,以及一大批制毒原料。种种迹象甚至让警方技术人员怀疑,曾玉杰已不满足“作坊式”制作K粉,而欲转型升级成“工厂式”生产冰毒。

当日凌晨,在宾阳县芦圩镇兴仁街110号等处汤琪彪的制毒“老巢”中,警方将汤琪彪、白小成等人抓获,缴获K粉成品210.2克,缴获半成品9413.93克,制毒工具一批。在宾阳县黎塘镇旧糖厂一间平房内,搜获毒品K粉407克,制毒工具一批,抓获农冰、黄健梅等人组成的制贩毒网络成员。

同时,警方还在武鸣县城东鸣路39号,搜获K粉成品1649克,原料和半成品一批,分别在南宁、武鸣县抓获黄春飞、黄昌平、韦海宁、韦大新、陆叶苗等人组成制贩毒网络成员。1月24日,又从李保毅藏在武鸣县马头镇亲戚处搜获砂枪1支。

至此,这次收网行动不费一枪一弹,预定要抓的主要违法犯罪嫌疑人无一漏网。

循线出击

抓获上家制毒“师傅”

在审讯中,专案组民警还掌握到,黄春飞的制毒技术是向桂林的“刚哥”学的。“刚哥”真名叫黎刚,是桂林当地某会计事务所的打杂人员。

黎刚整天想着通过歪门邪道赚钱,看到那些沉迷于娱乐场所的年轻人对K粉等新型毒品的消费很大,他便自己琢磨起如何加工K粉。此人虽然文化不高,却无师自通掌握了K粉的配方,并试验做成了成品,还将自己的“初级技术”传授给了“道友”黄春飞等人。

1月29日,南宁警方循线出击,在桂林市区、临川等地将黎刚、李永彪等嫌疑人抓获,并在桂林市叠彩区凤北路19号一个隐秘的小阁楼中,发现了该团伙的制毒窝点,起获制毒原料、工具、毒品一批。黎刚、李永彪组成的制贩毒团伙供认,近年来曾多次从外地购买制毒原料,在桂林市叠彩区凤北路19号实施制毒贩毒活动。

曾玉杰的上线制毒“师傅”——胡氏兄妹也没能逃脱。3月1日,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派出的侦查组,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沙洋镇捣毁家庭式制贩毒团伙1个,铲除制贩毒窝点1个,抓获胡风雷、胡小平等4人,缴获毒品K粉2.5千克,制毒贩毒工具一批。胡氏兄妹等人组成的制贩毒网络供认,近年来,曾多次在自己家中制毒贩毒,并将毒品贩卖给曾玉杰等人。

截至记者发稿时,警方尚在全力追捕此案中个别在逃嫌疑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