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绵竹讯 (特派记者陶海华)近日,广西青年志愿者自发捐款2087元,筹建了第二所帐篷学校。5月29日上午,第二所帐篷学校正式挂牌,绵竹市金花镇吉祥村的36名小学生重返课堂。
在离开绵竹前,如何再为灾区办点事情,一直让志愿者思索着。5月27日,志愿者在双龙村筹办了第一所帐篷学校后,附近村民说,在土门镇三溪寺里附近的金花镇吉祥村一个灾民安置点,那里有不少同样渴望读书的孩子。
副领队卢贵基和几名志愿者前往查看,发现此灾民安置点大约居住着600名灾民。几十个孩子因为没人管,四处游荡。经与土门镇及金花镇相关部门沟通,志愿者决定帮助这些孩子,在此处筹备第二所帐篷学校。
5月28日上午,在出发的大巴上,领队周玉能向大家发起捐款倡议。志愿者热情很高,不一会就捐到了2087元,这些款项将全部用于这所帐篷学校的筹建。当天上午,一批志愿者来到三溪寺,选好了一片林子作为帐篷学校的地址,大家组织孩子们把林子打扫干净,搭建一个大帐篷,挂起一块小黑板,就成了一所学校。没有凳子,孩子们从附近找来砖头,30多个孩子坐在一起,马上就有了课堂的气氛。因为有办第一所帐篷学校的经验,“校长”、各科的“任课老师”也很快选出来了。
由于地震,在绵竹市区难以找到课外读物及工具书等,28日下午,志愿者林智专程赶赴成都,购买了帐篷学校的所需物品。
29日,天下着小雨,志愿者冒雨前往三溪寺为孩子们搭建篷布。志愿者到达时,孩子们已坐在林子里等候,“副校长”杨建国正埋头给孩子批改作文。志愿者们忙碌起来,把带来的篷布挂在帐篷学校顶上两边的树上,学校变大了;新买来的凳子也替换了孩子屁股下的砖头。见到志愿者拿出崭新的课外读物及工具书,孩子们发出欢呼声——他们已有半个多月没看到这些书了。
让孩子们感动的是,南宁市友爱南路学校捐赠的一箱课外读物及文具,竟出现在这所简易的帐篷学校内。记者了解到,这箱书来之不易,友爱南路学校的学生捐书后,学校通过空运,再委托广西电视台两名记者帮忙,才送到绵竹的。
开学典礼前,“校长”宣布先向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3分钟。孩子们很懂事,纷纷从凳子上站起来,低下头,闭上眼睛,旁边不少学生家长也一起默哀。
开学典礼的仪式是简单的,领队周玉能把一块写着“广西青年志愿者帐篷学校”的小黑板郑重地交给了“校长”。“校长”和“老师”们先后上台发表了就职演讲。一片掌声中,孩子们唱起《同一首歌》,表达了对志愿者的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