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张蕴岭:新形势下的泛北部湾合作要务实

●2008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发言摘登

新形势下的泛北部湾合作要务实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研究学部主任 张蕴岭

泛北部湾合作属于近邻国家间的次区域经济合作范畴。开展次区域合作的目的是推动地区间的商品、货币、人员的交流,促进当地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次区域合作往往是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推进的,因此,合作的动机是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的环境。从整体上来说,泛北部湾合作可以在三个层次上推进。

  第一个层次是中国-东盟之间的大合作框架,通过泛北部湾合作的实施,有利于推动这个地区的发展。中国-东盟合作已经建立起多层机制:自贸区、博览会、次区域合作。目前,这些机制利用得不是很好。泛北部湾合作要成为深化这些合作机制的功能平台。

  第二个层次是泛北部湾机制本身的建设,主要目标是改善泛北部湾地区的基础设施,发展陆、海、空交通网络,促进商品交换和人员的跨国流动。提出泛北部湾合作这个概念,就是在次区域层次上提供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平台,把大湄公河合作机制不能包含的区域纳入其中。相对而言,海上连接要比陆地连接更容易些,范围可以更大些,在新的形势下,泛北部湾合作要突出重点,从易处着手,考虑到参与地区的实际能力,只能循序渐进。

  第三个层次是北部湾核心区本身的发展。国家已经批准了我国北部湾经济发展规划,只有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起来了,泛北部湾合作才能有根基。考虑到这个地区的基础,要实现发展的提升还是需要时间的。当然,把北部湾的发展与泛北部湾合作链接,是促进北部湾地区发展的一个战略考虑。

  在当前宏观形势偏紧的情况下,启动大的项目是有困难的,尤其是涉及大规模投资的大项目,可能会遇到融资方面的障碍。因此,泛北合作要从大处着眼,长期设想,小处着手,要避免谈得多,做得少,规划多,落实少的局面出现。近期,泛北部湾地区的港口网络建设,贸易、投资、人员流动便利化等软件建设,花钱少,见效快,应作为重点推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