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对我国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非常重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成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重要标杆。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该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最起码要能起到三个标杆作用:一是自由贸易区经贸合作的标杆,即与东盟的合作;二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标杆,即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和泛北部湾等的合作;三是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标杆,即中越边境地区的合作,“两廊一圈”也包括这个内容。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国家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定位为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有利于把该区建设的更好,产生“破局性”和“全国性”的效应。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双向跳台,其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起到标杆的作用。从国际合作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要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跳台,同时也是境外企业进入中国的跳台;从国内合作来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广西与全国合作的跳台,同时更是全国各地与广西合作的跳台。
根据国际市场发展以及我国对外经贸发展的情况来看,要让这个跳台更有吸引力,在面向东南亚的时候,要逆向实施对外开放,重点要鼓励和推动东盟各国增加对我国的出口上,同时积极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最好的方式是通过合作带出我国的技术和资金,同时带进东盟各国的产品。
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进程和广西的区情,广西的重头戏应放在服务贸易上。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双向跳台,广西的角色就好比排球赛中的二传手,虽不能像主攻手那样冲在进攻的第一线,但却是整个组织核心。广西要苦下基本功,当好“二传手”。在自己工业基础不强的情况下,努力在服务贸易的拓展上创出一条新路来,争取为我国西部地区提供一个标杆。
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内对外开放是重要的途径。加强对内对外开放,要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比如,在对外开放中,首先要抓好与东盟的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与越南“两廊一圈”的合作、边境经贸合作等;其次是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的合作。在加强对内开放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合作机制,继续加强与相关省份的合作:如南-昆-贵的合作、大西南地区的合作、“9+2”的泛珠合作等,同时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加强与全国其它省份的合作。在加强对内对外开放中,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做好对内与对外开放的结合。 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同机遇,将对内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GMS合作中,最直接的就要与云南更紧密的合作,也可以与最紧密的南-昆-贵合作结合;在“两廊一圈”合作中有云、桂、粤、海4省份的合作,可以“9+2”与大西南合作结合起来。在GMS和“两廊一圈”等合作中,尤其要加强与云南省的合作。昆明-曼谷的公路今年将通车,昆明-新加坡经济走廊将比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来得快。通过合作中,连通北部湾和泰国湾以及北部湾和孟加拉湾,对今后的自由贸易区合作格局均有重要作用。
二是做好多重机遇的结合。根据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不同机遇的内容,可以将多重机遇结合起来。例如,GMS与边境经贸合作就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凭祥/谅山之间建立的边境合作区,就有GMS合作的效应,联合国开发署就有资金支持。再如,“两廊一圈”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结合起来。
三是做好多种合作方式的结合。采取中中外、中外外等方式开展合作。如广西企业联合国内其它省份的企业或中国港澳台地区的企业与东盟的企业展开合作;广西企业联合国外企业与东盟企业展开合作;将合资经营与进出口相结合,将工程承包与进出口相结合等等。
(作者高歌系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