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隆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是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强调的重要精神,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从来宾市的实际来看,就是要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
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就是建设以现代化为发展目标,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为先导,以工业城市为主体特征的新兴城市。把来宾市定位为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符合广西和来宾市的实际,体现了现代化进程一般规律性与来宾市特殊性的统一,是来宾市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立足点。
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符合我区工业化城镇化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以及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是我区确定的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最近,在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了加快我区发展的战略目标,要求各地市正确认识自身定位、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以及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战略。来宾提出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从自身区位、资源能源、产业基础等的特点出发,对今后的发展作出了总体规划,以此为基础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完全符合工业化城镇化的核心战略和主导方向以及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的要求。
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是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我区正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加快发展工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来宾市也不例外。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内在包涵了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如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等。在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的进程中,必然发生人均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转换,也必然发生农业产值、就业人数的下降和第二、第三产业的上升。与此同时,除人均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就业结构、贸易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变动之外,更要反映信息化程度、科技进步、经济效益、资源节约、保护环境、人力资源利用状况,这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是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年轻城市的发展,有其共性,亦有其特殊性。经过建市五年多来的发展,来宾市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总体来说仍然处于“打基础、兴产业”的艰难爬坡阶段。同时来宾市也有自身优势:地处桂中,区位特殊,交通便利;水电、火电、煤炭、锰和重晶石等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力资源丰富等。贯彻全区上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发挥优势,走一条属于自己的富有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来宾市城市定位为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是遵循现代化一般发展规律的结果,同时也鲜明地体现了自身的特殊性。
来宾市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科学准确把握定位。城市定位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实践的重大指导意义恰恰来源于其完整性。从来宾市的实际来看,打造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必须依据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则,科学准确把握自身定位,按照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固有规律,结合来宾市实际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发展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而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城市建设,则是打造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的前提和必然伴随的结果。
(二)明确区域产业布局,加强园区建设。产业布局情况决定了较长时期产业发展的方向,而园区则是当前推进项目建设的主要平台,解决好这两个问题才能为加快工业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要突出抓好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规划,重点体现产业特色,把以电力、制糖、造纸、冶金、建材和汽车机械零部件等为特色的区域性工业基地作为建设目标。各工业园区在产业布局上各有侧重,坚持以房(标准厂房)、校(学校)、所(派出所、卫生所等)、水、电、路六位一体整体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降低园区物流成本和投资成本,努力打造城市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三)发挥好区位、资源等优势,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建设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必须在创新发展理念上继续解放思想,确立以空间换时间、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换增量的基本观念。要充分发挥水电、火电、煤炭、锰和重晶石等资源优势,走电冶结合的路子,继续推进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深度开发水能、煤矿资源,进一步发展壮大锰、重晶石等资源的开采和精深加工。充分利用紧靠工业中心城市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同时实施产业多元化战略,大力开发培育新兴产业。通过扩大产能,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努力把电力、冶炼、制糖、铝材和以蚕茧丝加工为重点的农林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产业发展成为年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产业群,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的突破,逐步把来宾市建成全区乃至全国产业特色鲜明的重要基地。
(四)培育强优企业,加强企业人才建设。强优企业对整个区域的发展有不可或缺的带动和引导作用,而培育强优企业离不开人才建设。要以现有产业为基础,坚持以资源换产业、以存量带增量,把企业培优培强。同时,加强企业人才建设,建设一流的企业家队伍和宏大的产业人才大军,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前途。大力实施名牌战略,通过多种途径,支持推动骨干企业瞄准行业先进水平,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尤其是打造国内外驰名品牌,迅速形成专业化生产基地,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
(六)加强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不仅仅注重经济总量和结构的变化,同时强调生态保护,强调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使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强化生态保护、资源节约有机地统一到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来。
(作者张秀隆系中共来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