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是广西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需把握以下几方面问题:
◆抓住发展主题,创新发展思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区域经济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主旋律,是保证广西区域经济在多区域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赢得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基于全球的视角,跳出广西看广西,用系统的眼光、全局的思维来审视自身的基础和优势,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格局、新趋势中找准自己的区域经济优势之所在。务必始终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坚持改革开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解决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区域经济才能不断壮大总量、提升实力、增强竞争力。
◆发展特色经济,壮大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选准并坚持一条适宜本地区发展的路子,是增强广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广西在发展战略的选择上,必须坚持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把区位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把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并形成区域经济特色。从广西实际出发,千方百计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集聚、规模发展,使特色经济产业化,逐步形成由几个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特色经济框架,最终实现以特色经济带动特色产业集群的整体大发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应以传统产业转型为突破口,立足现有基础,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拓展延伸特色经济的主导产业链条和发展持续产业为目标,重点建设特色产业板块,通过构筑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新发展。
◆抓好工业经济,提升综合实力
工业化是区域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工业的发展能够较快地增加区域财税收入,支持区域其他它产业的发展,从而繁荣整个区域经济。广西的发展转型,核心是依靠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转型来推动传统工业的转型。一是抓好工业创新项目建设。把工业创新项目建设作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工业创新项目建设来吸引外商投资,依托工业创新项目建设来推动区域工业化进程。工业创新项目建设要做到梯度推进,储备一批,发展一批,开发一批,谋划一批,确保工业创新项目能够推陈出新、持续发展。二是做大做强工业创新项目企业,培育、发展、壮大工业创新企业。三是筑牢区域工业发展基础。通过完善区域工业基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吸引资金、信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方式等区域内外生产要素,加快形成广西区域工业经济布局的规模效应。
◆巩固农业生产,夯实发展后劲
农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广西必须坚持以工业化的理念来抓区域农业,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加快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正确处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关系。通过市场引导,政府宏观调控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壮大农业产业化基地,培育区域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健全区域农产品市场销售体系,形成农产品的区域化、特色化和产业化生产。三是创建农业品牌,增强农产品的转化率。四是加快大城乡劳动力转移力度,拓展农村农民致富渠道,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加强党的建设,搭建发展平台
增强广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必须大力增强党的组织建设,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指导、服务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注重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提高领导干部依法行政与促进发展的能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实施教育城乡互动战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三是大力实施人才兴桂战略,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以事业、待遇和感情引人、用人和留人,为增强广西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
◆整治发展环境,确立环境理念
加快“硬件软件”建设,打造发展环境优势是广西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在深入开展“城乡清洁工程”的基础上,广泛进行宣传教育,牢固树立“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的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城郊结合部的环境整治,推进城乡道路硬化、亮化、美化,完善农村供排水、环境卫生,大力促进广西区域生态经济的健康发展。二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机关法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努力推进服务型、创新型政府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三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顿区域市场经济秩序,为广西区域生产企业发展创造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 (作者林昆勇单位:南宁市社科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