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灵山迎接产业转移卓有成效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灵山讯 今年以来,灵山县采取“三加快二主动一开展”措施迎接东部产业转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7月,全县共引进国内协作项目22个,总投资19.5亿元,到位资金8.61亿元,同比增35.2%;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值增长速度达50%以上的规模工业企业15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家。

  “三加快”:一是加快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成立工业区管理委员会和工业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稳步推进十里、陆屋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新征土地362亩,为陆屋工业园启动区盘活土地1700多亩。二是加快企业改制工作。陆屋茶场已改制成功,县矿产公司改制完成前期工作,县罐头厂完成摸底调查工作。三是加快投资环境改善工作。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平台,推行“阳光政务”、“一站式”服务,落实招商引资“首问制”、“公示制”、“承诺制”和“举报制”。对工业园区实施“零收费”、“零距离”服务、“零干扰”环境的“三零”政策。制定实施《工业投资项目优惠暂行办法》,对入园区的企业从办理用地、部门收费、税收奖励、供水、供电、道路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同时对烟花爆竹、竹芒编、制药、制鞋、锰铁冶炼加工业、铸造等行业出台扶持优惠政策。

  “二主动”:一是主动了解和收集产业转移信息。一方面发挥该县驻东莞办事处的桥梁作用,2006年以来先后带回广东、福建、浙江等22个考察团开展投资考察活动。另一方面派工作组前往广东佛山、珠海、东莞等地对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进行考察调研。二是主动做好发展规划和宣传推介。今年以来,下拨340万元编制县工业区30平方公里发展总体规划和14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组团参加各类经贸活动宣传推介灵山。如在广西第四届港澳活动周上,该县与香港国际机械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在陆屋投资2.5亿元、占地300亩的一氧化锰加工项目。6月21日举办的“2008灵山荔枝节”,签约项目18个,总金额15.32亿元,涉及农产品加工、工业园标准厂房建设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制衣、生态茶加工、电子等产业。

  “一开展”:即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该县扎实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对重点推进的63个超千万元重大项目,强化了项目的协调、跟踪、督查、推进等制度,盛世铭城、人民医院医技综合楼、污水处理厂、市政基础设施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1-7月全县新开工的项目40个,完成投资2.6亿元;续建项目完成投资5.99亿元。 (覃家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