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互动
“南宁公交如何文明行车”系列报道(1)
生活报记者 李平 实习生 胡娜
本报讯 随着城市的发展,南宁市的公共交通越来越发达,城市公交是反映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窗口。然而,在生活中,一些公交车辆在行驶中却给市民带来不少不安全的因素:直行等待红灯的车辆队伍太长,公交车突然变换车道;前方交通堵塞,有的公交车司机猛打方向盘,强行上路行驶;为了区区几秒,你追我赶……10月1日,南宁市两辆609路公交车相撞,造成23名乘客受伤。近段时间以来,本报热线也不断接到读者对公交车的投诉,有反映司机辱骂乘客的,有反映司机不报站、到站不停车的,有反映司机抢道不安全行车的。
“这个司机太过分了。”市民潘小姐打进本报热线时还气愤不已。9月29日下午6时30分许,潘小姐和朋友在桃源路口利客隆超市门前乘坐607路公交车到大沙田,当时她投币2.5元,由于上车的乘客很多,她和朋友被隔开,两人一前一后上车。没想到上车后,司机竟然用粗口话骂她,说她投币不够。“明明我还多交了1毛钱,怎么说我没给够钱呢?而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骂我,这司机的态度太差了。”潘小姐觉得自己很委屈。
经常乘坐公交车的王先生非常细心,他发现一些公交车上的语音播报不够完善。“其他路公交车上都有给老幼病残孕让座的温馨语音提示,206路车上就没有这样的提示,而且平时司机看到车上有老幼病残孕这类乘客,也没有及时提醒车上的乘客让座。”
刘女士的孩子都有小汽车,但是平时她和老伴出行都还是选择公交车。在经历了两次乘车意外之后,她对南宁的公交事业可谓是“爱之深,恨之切”。“公交车又出事故了,一下子就伤了20多人!公交事业不能这样下去!”
那么,公交车辆该如何文明行车?您在乘坐公交车时遭遇过哪些不文明现象?您心目中的文明公交是什么样的?针对此,本报和广西新闻网进行“报网互动”,今日起推出“南宁公交如何文明行车”系列报道,热线电话:0771-5690907。请广大读者、网友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有关公交车的故事告诉我们,甚至还可以把拍到的不文明行为的照片发给我们,和我们一起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