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如果还有人因为结婚要托人找关系租的士做婚车,一定会被人笑话。但在上世纪90年代,南宁的出租车可是新人结婚时争抢的“香饽饽”。
老南宁都有印象,上世纪90年代,出租车的颜色都是“万里江山一片红”。为此,不少人曾觉得纳闷:为什么出租车都是红色的?
“当时的出租车不单纯是交通工具,还是许多市民结婚的婚车。选择红色,是因为红色喜庆,最适合做婚车。”在曾任南宁市第三运输公司经理的陈望恩记忆中,红色出租车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特殊意义。
上世纪90年代,1300多辆红色出租车红红火火闯南宁时,“三运”的名字渐为人所熟悉。从一个街道运输站起步,到一度成为广西拥有的士最多的出租车企业,“三运”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南宁出租车行业的风风雨雨。
1992年,已经是“三运”一把手的陈望恩决定进军出租车行业。在当时,这个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市民很少有私家车,先富起来的市民有打的的需求。
当年,“三运”购进的第一批30辆俄罗斯拉达牌小轿车中,23辆车是红色的,7辆是白色的。最后,7辆白车重新喷色,变成大红的出租车,目的只有一个:可以做婚车。
陈望恩说,那个年代,人们很少有打的上下班的概念。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南宁出租车的起步价已经是6元。陈望恩虽然管着1000多辆出租车,但自己每个月只有500元工资,也不敢轻易打的,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班。当时的娱乐场所也少,出租车司机百无聊赖兜到每晚10时,就都下班回家。
许多出租车都去跑长途,载着老板满世界跑生意,有的跑一趟广东就有几千元。普通市民呢,往往只有结婚的时候才会想起出租车,租一辆车一天100元。比较有钱的,租5辆以上,扎上彩带和礼花,取下车顶出租车的标志,就浩浩荡荡去接新娘了,非常有面子。于是,一到好日子,就有不少亲朋好友托他租几辆婚车。有一名出租车司机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一辆二手红旗轿车,因为档次高,更成为婚礼的抢手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打的的市民突然多了。1994年时,南宁的出租车公司由原来的3家变为20多家。由于是承包制,出租车司机的职业大受欢迎。司机一个月的收入就有4000~5000元,“一辆车养活一家人”。
那时,也还有用出租车做婚车的,但低档车、旧车已难入普通家庭的眼。1996年,“三运”开始买14万元一辆的普通桑塔纳,但第二年还是觉得没办法满足结婚族的要求,公司又购进一批18万元一辆的桑塔纳2000。
2000年以后,南宁的出租车越来越漂亮、高档,车也越来越多。千篇一律的红色逐渐被黄色、银白车、蓝色、绿色取代。一些公司的车辆升级到桑塔纳3000,每年还买其他牌子的新车。
此时,高档车多了,有钱打的的人也多。出租车做婚车,已很少见,因为私家车越来越多了。
改革开放30年间,随着一个个新政策的出台,人们的生活从平淡走向多姿多彩,许多人经历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片段:辞职下海,炒股,自己注册开公司做老板……每一个生活转折点,也许就是一个新时期的起点。如果您觉得自己曾经历过的一两件事富有纪念意义,能够反映改革开放30年间人们生活的一个变化;或者您从事的职业能看到生活的变迁,那么,欢迎您联系我们,将您的经历告诉我们;您也可以亲自捉刀,写下您自己生活中最深刻的记忆片段。
来稿、来电请联系热线:0771-618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