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图片特稿]美丽的防洪长城

 10月5日,汹涌的洪峰通过邕江一桥,两岸百姓生命财产安然无恙。

昔日的邕江两岸,还是土坡。

一墩表现邕江北岸百姓生活的铜雕,安放在民生广场,人物造型栩栩如生。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唐辉吉 文 图

南宁市,自从自治区成立50周年以来,通过改革开放加大市区的旧城改造和市区绿化建设,街道绿树成荫,四季花开。如今,邕江两岸不仅成为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河堤两岸的江北、江南大道,以防洪堤为基础,还形成了防洪、交通、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景观。近日,尽管秋冬之交连发两次洪灾,但有了坚固美丽的防洪大堤,南宁安然无恙。

据资料记载,早在1881年,南宁发生一次最大的洪灾,水位高达79.70米(漫滩),使市区遭受了一场灭顶之灾,98%~99%的市区被淹,无数房屋倒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了严重的损害。上个世纪1913年、1937年、1968年的3次洪灾,最高水位也达到77.6米。每次洪灾,南宁市内都是一片汪洋,损失惨重。

为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南宁市人民政府于1972年开始修建防洪堤。2001年7月,最高水位达到了77.42米,南宁市防洪大堤经受了建成以来的最大考验。当时,市区内涝严重,防洪堤危在旦夕,全市军民出动了十万大军投入史无前例的抗洪抢险战斗中。

30多年以前的旧南宁,河堤上杂草丛生,防洪设施非常简陋。南宁市经历了几次重大洪灾后,2002年邕江大堤再次重新设计和修建,防洪堤设计为“防洪+道路+休闲绿化公园”的“三合一”模式,南北两岸防洪堤分别被命名为江南大道、江北大道。经过近两年的修建,江北大道、江南大道的防洪大堤焕然一新。江北大道的防洪堤大坑口一带,建成了民生广场。邕江一桥上下游两岸,建成了绿化景观、雕塑公园和千米壁画长廊等,成为具有现代都市文化品味的亮化景观;江南大道防洪堤位于邕江一桥南岸下游段,建成江滨公园、邕州老街等景观。



 下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