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县清保二队队长叶振祖:“宁愿一人脏 换来万人洁”
叶振祖,男,中共党员,现任南宁市武鸣县清保二队队长。在从事20多年的环卫事业中,他以道德为本,责任为重,热爱环卫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实践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诺言。他被评为2000年度“武鸣县十佳工人”,2001年至2003年度被评为“南宁市先进生产工作者”,2004年度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共产党员嘛,就要干一行爱一行”
自从“五七”农场解散后,叶振祖就带着妻子张玉谨由农场回到老家———武鸣县城和平街自谋生计。1984年,县环卫站招工,叶振祖与妻子双双应征,从此当上了清洁工人。
对于艰苦的清保工作,多数人是上岗容易爱岗难,但叶振祖一干就是20年。他先后干过垃圾装运工、掏粪工、清扫工、垃圾处理工、维修工等,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尽力把工作做好。他常对人们说:“共产党员嘛,就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在当垃圾装运工期间,为了及时清运垃圾,叶振祖不管是寒冬酷暑或是刮风下雨,都能坚持每天凌晨三点钟上班,并天天坚持提前半个钟头到达岗位,准备好工具,保证按时跟车去装运垃圾。他工作很细心,装运时,总是把散落在垃圾桶周围的垃圾铲得干干净净。铲垃圾很费劲,又脏又累,特别是逢下雨,穿着长长的雨衣铲垃圾,铲完后通常是一身汗水加一身污垢,装完后又跟着车清运垃圾,每天都要清运垃圾30多吨,累得腰酸胳膊痛,但他还仍然坚持利用休息时间清洗和维修锈蚀残旧的垃圾桶,帮助司机保养和维修车辆,使清理垃圾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做掏粪工也不容易,每天都要抱着一根又脏又臭又重的胶管抽粪,还要用木棍用力地搅拌粪池以便水泵抽水粪,粪池那浓烈的臭味呛得人喘不过气来,抽完后还得将洒落的粪水用水冲洗干净,每天跟车抽运公厕粪水20多吨,但叶振祖一干又是五年。
叶振祖是个很勤快的人,常常是别人休息了,他还继续清除板结的尘土,拔除路道边沿长出的杂草。有时同事问他干嘛这么拼命,他说:“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把它做好。”同他班组的职工说老叶工作很卖命,而且要求又高,叶振祖的爱人最了解他,从而以多承担家务活来支持他的工作。
“是人民的勤务员,就要带头多做些工作”
环卫站里一些人对叶振祖有个“看法”,说他太“贪”:一“贪”多拿扫把。别人每四天换一把扫把,叶振祖两天就得换一把,因为他一人做的工顶几个人的活,扫把总比别人烂得快;二“贪”垃圾车。按规定每个清扫班配两辆车,他却向领导要求单独使用一辆垃圾车,因为他爱管“闲事”,做完分内工后总要四处走走,看看还有没有垃圾死角,好顺手铲运;三“贪”增加工作量却不要补助。一年夏天,正赶上县里创“三城”夺“南珠杯”突击整治卫生,环卫站有3名女工休产假,站里抽不出人员顶岗,叶振祖从大局出发,自觉主动承担了3名女工的清扫工作,清扫面积达2万平方米,繁重的劳动使他体重猛降,人消瘦了好多。在城乡清洁工程整治“五乱”中,他带头加班加点,不计较个人得失。
有一次,叶振祖劳累过度患上风寒,发烧了一夜,妻子送他到医院打针后,劝他请假休息,可他打完针病稍微好了一些,下午又推着车子上路了,可是没干多久就昏倒在路上,幸好被路边摊主扶起并通知环卫站送往医院抢救。妻子赶到医院时心痛得不知说什么好,叶振祖却安慰她说:“现在不是没人顶嘛,我是共产党员,是队长,就要带头多做些工作。”叶振祖“好了伤疤忘了痛”,还动员妻子一道义务清扫民族风情街、小东街、明秀西段等街道。不知情的人还以为那是他们的责任区,其实他每年做义务工都不少于70天,义务清除城郊结合部的死角垃圾近100车。
一时间,站里6辆垃圾运输车和100多辆三轮车已陈旧老化,每天都有十几架车需要修理,但修理班人手有限,他们既要修理垃圾运输车,又要修理三轮车,确实忙不过来,有时误了修车又误清扫保洁,叶振祖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一有时间就主动帮修三轮车,有时在家里修,有时在站里修。2007年以来,他义务修理三轮垃圾车达200多架(次),为国家节约开支4000多元。
“咱们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叶振祖干环卫工作20年来,有自己专用的“清洁经”,即以“口勤手勤”来换取“工做街头,情满人心”的效果。当他每次扫到人行处时常常是主动说声“您先走”或“请让一让”,若看见有人乱倒垃圾时也不开口骂,而是以耐心相劝和反复清扫来感动“违规者”。叶振祖对妻子说:“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我们要从构建和谐家庭做起,为构建和谐单位、和谐社区、和谐武鸣出点力”。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凡是叶振祖和他的爱人清扫工作做到那里,温暖就带到那里,没有出现惹事和麻烦,此举,已成为邻里街坊、辖区居民夸赞的话题。
前些年,叶振祖的爱人退休,女儿也有了工作,本想好好休息,但由于张玉瑾服务态度最和蔼热情,工作最认真负责,群众特别“信得过她”,群众点名让张玉瑾上门收垃圾和收费,站里也同意返聘她。叶振祖时常给妻子帮忙,群众看在眼里,街坊邻里都夸他们不仅工作做得好,而且家庭又互敬互助,真是职业道德的典范,家庭美德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