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50大庆报道 记者阳天
“2002年我曾经到过钦州采访,那时这里的工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几家大企业,都不知道怎样写稿。今天再来,感觉真是大不一样,临海工业发展红红火火,亮点很多,让人振奋。”《经济日报》记者童政说。
11月18日,中央新闻采访团抵钦州参观采访。在中国石油广西石化1000万吨炼油项目处、在钦州燃煤电厂、在钦州保税港区,记者们充分领略到了钦州实施“以港兴工”战略带来的勃勃生机。
“近年来,钦州临海工业发展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我们提出了‘以港兴工,三化互动’的发展战略,通过建设大航道、大码头、大港口,引来大项目、大物流、大企业。我们新的发展定位是,把钦州建设成为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面向中国-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和物流中心。”
“钦州已经形成了以能源、造纸、粮油加工等为主的大型临海工业框架,产业积聚效应正在加速形成。”钦州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仅在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落户的大型企业就有26家,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东油沥青、大洋粮油、国投电厂等11家。
在钦州保税港建设现场,满载着泥土的翻斗车来回穿梭装卸,推土机把泥土缓缓送向大海,压土机紧随其后步步夯实,一条5公里长的主干道已现雏形……“北部湾风生水起,保税港区又获国家批准设立,钦州依托港口,大力发展临海工业正是时候啊!”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人民网记者连波十分感慨。他说,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把钦州推到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钦州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抓住了这个多重叠加的发展机遇,前景一定十分广阔。
《法制日报》记者黄文浩十分关注钦州发展临海工业会不会给环境带来影响。当得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采用先进的工艺流程,清洁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时,他赞许地说:“钦州实施‘以港兴工’战略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非常明智,值得肯定。这样的发展才是和谐的发展、科学的发展。相信再过五年十年,我们来到钦州,不仅能看到繁荣的工业,也能看到更多可爱的白海豚,更多繁茂的红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