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卫生死角脏乱差 整治丝毫不能松

镜头四

垃圾桶旁扔垃圾

环卫意识待提高

当天下午4时,在南宁市秀灵路东三里,记者注意到,这条路上的很多垃圾都没有被扔进垃圾桶里,而是丢在垃圾桶旁边,风一吹,塑料袋、纸片等到处飞扬。在万秀村,虽然有环卫工人打扫路面,但道路两边明沟内的塑料袋、碎片类垃圾还是不少。

一些居民表示,这种不把垃圾放进桶里的现象一直存在,很多人把垃圾随手一扔,一走了事,这样做不仅不方便环卫工人处理垃圾,而且还给附近居民带来不便与苦恼。

在秀灵路东三里一个周围都是垃圾的垃圾桶旁边,多名居民在打牌,另外几名居民则在观看,根本没有把垃圾以及垃圾桶“放在眼里”,似乎已经习以为常。如此“景观”也引来了周边市民的议论,有人认为此举很不雅观,而在垃圾桶旁打牌的行为更折射出一些居民环卫意识欠缺。

“我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形——我们在前面打扫卫生,后面就有人跟着乱扔垃圾,好像专门与环卫工人过不去一样。”一名环卫女工说,一些居民的环卫意识不高,既破坏了城市环境,也增加了环卫工人的负担。环境卫生,关键还在于居民环卫意识的提高。不乱扔垃圾虽是举手之劳,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点评:走近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垃圾桶就在眼前,却扔在桶外,这种环卫意识淡薄的观念该改了。

镜头五

乱摆卖垃圾满地

苦累了环卫工人

当天下午,记者在南宁市五一西路富德凤凰综合农贸市场附近,看见一小巷长约40米的路段摆满了果摊,路面散落着不少垃圾,而每个摊位下散落着果皮和破碎的塑料袋。该段路面被果摊占据了五分之二,导致过往车辆通行十分不便。富德综合农贸市场一工作人员说,小巷里的果摊都是乱摆卖的,这些小贩乱扔果皮等垃圾,十分影响市场的周边环境。

记者采访了一名乱摆卖甘蔗的小贩,以下是记者和小贩的对话。

记者:你削掉的甘蔗皮直接扔在地上?

小贩:大家都这么扔,我也跟着扔了。

记者:做生意产生垃圾,应该自行清理。

小贩:确实。今后,我会找个塑料袋装甘蔗皮,同时清理掉落地面的垃圾。

记者:你现在制造的垃圾怎么处理?

小贩:收摊后,我会带走的。

当时,一名环卫工人正在附近打扫卫生,看着乱摆卖产生的垃圾,她露出了无奈的表情。该环卫工人说,今年7月份,她开始负责该路段的清洁工作,由于无权管理乱摆卖,每天都要多清理该小巷的两三车(人力三轮车)垃圾。每当城管人员来巡查,乱摆卖的小贩就推车跑掉;城管人员走了,这些摊贩又回来卖,实在很难管理。她曾经多次要求果贩不要乱扔垃圾,但对方都不理睬,她只好硬着头皮清扫,这可把她累得不行。

点评:小贩们应将心比心——自己乱丢垃圾省事了,但环卫工人呢?谁又珍惜她们的劳动成果了?有时换位思考,可以减少乱扔垃圾的行为。

镜头六

水塘边成垃圾场

路口散落甘蔗渣

当天下午3时50分,记者经过南宁市富德路看到,一处水塘边成了居民倾倒垃圾的垃圾场。记者下到水塘边看见,大量的塑料袋和生活垃圾散发出恶臭,令人作呕。据附近一住户介绍,由于附近路段没有垃圾桶,居民都将这个水塘当作垃圾场了。

随后,记者在南宁市五一西路与富德路交叉路口看见,不少摊贩在该处卖甘蔗,而地面上满是甘蔗皮、甘蔗渣。该交叉路口是公交车的终点站,人流量较大,甘蔗摊生意红火。甘蔗摊贩将削下来的甘蔗皮直接扔到地上,许多人一边吃甘蔗一边随地吐渣。

点评:脏乱差往往多出现于城郊结合部,治理难度也很大,但不管怎样,无视环境卫生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部门回应  

及时整改问题

做好长效管理

南宁市江南区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一负责人说,从2006年9月份开展城市清洁工程以来,他们一直在整顿富德综合农贸市场周围的乱摆卖现象,但该市场及富德村人员流动性大,整治完一批乱摆卖的,又会有另一批人来乱摆卖。为此,江南区专门召开了“关于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专项会议”,要求在平时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城区相关部门针对辖区的城乡清洁工作的热点难点,每隔5天便开展一次较大的突击行动,并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做到长期有效管理。另外,五一西路和富德路存在的卫生问题,将会得到改善。他们将小街小巷纳入环卫保洁系统,充分发挥专业保洁队伍的职能作用。为了做好城乡清洁工程,城区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而城区的5个督查组将不间断地进行检查,确保城乡清洁工程工作落实到实处。

南宁市西乡塘区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一负责人说,接到记者的反馈后,他们已经落实人员,及时清理了部分垃圾。11月25日晚7时许,南宁市中尧南路永和二队农贸市场附近路段一处生活垃圾已经被清理干净。由于清理建筑垃圾需要使用专门的垃圾车,当天晚上一时难以找到这种垃圾车,要等到11月26日再进行清理。

点评:希望相关部门长抓不懈,希望广大市民参与到城乡清洁实际行动中,以整洁的环境迎接自治区50大庆。



上一页 
第 [1] [2]  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