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把“城乡清洁工程”推向纵深,再掀治理“五乱”的新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治理乱摆卖现象方面,取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主次干道上的摊贩销声匿迹,交通顺畅。然而,在个别非主次干道,乱摆卖的现象依然存在,问题依旧不少。相关部门人员坦陈,乱摆卖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但会继续努力寻找多种途径来治理。
镜头一
整治前走八分钟
整治后走两分钟
前段时间,本报多次接到反映,称南宁市西关路裕丰商厦路段、朝阳路人行天桥、地洞口路和农院路等道路,出现因乱摆卖而引发交通拥堵的现象。11月27日,记者探访这几条道路或路段时,发现经有关部门整治后,道路变得很通畅。
当天中午12时30分,记者在西关路裕丰商厦前看见,该路段没有一个乱摆卖的摊点,车辆和行人通行十分顺畅。市民曾小姐感慨该路段整治前后的变化:整治前走八分钟,整治后走两分钟。
11月20日晚,曾小姐到裕丰商厦买衣服,当晚9时出来后看见,该路段两旁摆满了卖衣服、卖丝巾、卖水果等摊点,本来就很狭窄的道路被占用了近一半。由于市中心人流量很大,穿行过街的人很多,该路段变得拥挤不堪。曾小姐在人群中艰难挪步,结果百余米的道路,竟然走了8分钟。11月26日当晚9时许,曾小姐再次来到该路段,发现乱摆摊的很少,通行也方便了很多,约两分钟就走完了该段路。
与上述情况类似的还有朝阳路人行天桥、地洞口路和农院路等,记者11月27日走访上述地段,发现巡逻人员多了,乱摆卖现象已经没有或极少。
点评:从11月26日开始,南宁市再次全面开展整治“五乱”行动,各城区对辖区的乱摆卖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以前拥堵的道路变得通畅。而要保持这种局面,既需相关部门长期有效管理,又要市民的积极配合。
镜头二
摊贩胆子真不小
城管车旁乱摆摊
11月27日下午1时45分,记者在南宁市朝阳新华路口看见,百货大楼门前的人行道上有收旧手机和卖小饰品等五六个乱摆卖的摊点,这些摊贩不时向行人推销商品。这些乱摆卖摊点都十分简陋,卖报的放在一个板凳上,卖棉袄的放在铺在地上的蛇皮袋上……这些小贩警惕性都很高,不时地观察四周,见记者拍照,马上卷起货物走人。
附近4名女摊贩拎着蛇皮袋站在路边说着悄悄话:“城管走了没?”“应该是走了,你看他们都出去摆了。”“那我们也摆吧。”说完,这4名摊贩便将蛇皮袋铺开,开始卖售衣服。
记者在现场发现,距离乱摆卖的摊点不到十几米处,停着一辆城管执法车,一名身着城管制服的男子在车内打盹。在城管执法车前面约10米处,一女子摆摊卖报纸杂志,但车上城管人员20分钟内未理睬。
朝阳路一带人流量很大,而乱摆摊占用了人行道,这让行人不得不侧身通行,甚至被逼到机动车道通行,存在安全隐患。附近一店铺老板说:“城管上午整治这里的乱摆摊时,这些小贩跑得很快。城管人员一下班或在车里休息,这些小贩又出现了。”
记者了解到,目前兴宁区的城管全员上岗,在一些路段从早上8时至晚上11时,都有城管值班,防止有人乱摆卖。“由于城管人员太辛苦,所以出现个别城管员在值班时间打瞌睡的情况。”兴宁区城乡清洁工程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这种情况固然是由于太困造成的,但确实也不应该在车上打瞌睡,毕竟是在值班时间。
点评:喜迎自治区成立50周年,相关部门和市民都应行动起来,部门应加强有效管理,市民应积极参与并献计献策。城管人员加班加点,难免会出现在车上打盹的现象,但此风不可长,相关人员应确保做好执法工作。
| 下一页 |
| 第 [1] [2] [3]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