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水上人家》自2008年8月在北京出版发行后,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水上人家》实实在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在特殊生存环境下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
主人翁勤劳勇敢、忠厚老实、纯朴善良、公道诚信、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的性格和品行,正是水上人家为人处事的原则。生存环境恶劣,得靠自己的智慧与勇敢去战胜它;生活条件困难,得靠自己的勤劳与顽强去排除它……这正是水上人家真实生活的写照。孩提时,父亲就把水上人家为人处事的原则说给我听;工作时,父亲给我说起过去生活的艰辛及为生活拼搏的经过;计划写《水上人家》时,父亲又给我重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追求,还讲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民间故事;写作过程中,父亲说描写生活要自然真实,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水上人家。遵照老父亲的意愿,我尽量地细写、实写,哪怕是一个拾柴火的小情节、一个打鱼的小细节,主人翁买咸鸭蛋的钱两年后归还原主的小细节,都不吝笔墨描述,以丰富社会环境和人物性格。
父亲只上过一年半私学,解放后参加了文化补习班,文化水平不高。我本想待小说出版后,把书中的内容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念给他老人家听,让他再次回味自己过去的那段经历。可是书还没出版,2008年3月6日,年老体弱的老父亲离开了我,我只能在今年清明时到老父亲的坟前告诉他:书已出版。
水上人家有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那是他们生存的特定环境造成的。水上人家在水中漂泊,与陆上人家相比,习俗有所不同,讲究的规矩多,禁忌也多。比如,吃饭时,筷子不能竖插在碗中的饭上;吃鱼时,不能把鱼翻过来;喝汤水时,汤勺不能在碗边上拉动;吃完饭,饭碗不能倒过来放,等等。
水上人家的家里都有一盘磨,逢年过节或出船一趟回来总要转一转磨,磨点米做点东西来吃,这不光是为了说明家里有东西吃,而且通过转一转磨示意转转运,祈盼来日走好运、走大运。水上人家的女子从小就喜欢唱歌,在解放前,水上人家的女子是没有机会上学的,但歌越唱越好,越传越精。水上人家姑娘出嫁前的那个晚上,要与姐妹们坐在一起唱叹一个晚上。通过唱叹,表达祖宗、父母恩,兄弟姐妹情。出嫁那天过礼艇时还要唱。我老母亲今年已89岁高龄,这些年,我回家看望她时,还时常见她和我姐姐们随口唱出她们喜欢唱的歌,有时即兴编出新的歌词对唱。《水上人家》书中的歌不论是叹歌、游海歌、催眠歌、还是儿歌,都是从她们的传唱中及通过她们的收集获得的。每当我听到她们唱起水上民歌,总是想起童年生活,想起父辈们过去生活的艰辛和顽强,促使我要把水上人家的那些历史、那些生活记录下来告诉人们。
水上人家的民风是朴实的,民俗是多样的,民歌是动听的。《水上人家》是我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同我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真爱的日子》一样,都是利用三年半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它让我相信,收获来自于勤思考,来自坚持不懈。(罗润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