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讯(记者 王建伟)原籍广西田林县的岑先生是南宁一家公司的送货员,自称手上收藏有一块“宝贝”,不知为何物。昨日下午,记者与岑先生一起将“宝贝”拿到广西自然博物馆,经专家鉴定,确认是一只海螺化石。
岑先生告诉记者,去年下半年,他曾在老家一采石场做工,主要工作是把大石头粉碎,加工成建筑材料。一天,岑先生砸开一块大石头,意外地发现石头内部竟有一颗“石心”,外形颇似一只栩栩如生的海螺。当时在场的人都啧啧称奇,不知道这只石海螺是怎样“钻”进石头内部的。岑先生是个有心人,就把石海螺连同包裹它的岩石一同收藏起来。
在广西自然博物馆门前,记者与专家一起目睹到了这件“宝贝”。只见一只直径约10厘米的大海螺呈现在众人眼前,在另外一块石头上,海螺的印痕清晰可见。一位姓陈的古生物学专家当即肯定地表示,这是一块软体无脊椎动物,大约生成于三叠纪时代,距今约2.5亿年。化石成分是碳酸钙(俗称石灰岩),是常见化石的一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陈专家还介绍说,在远古时代,整个广西都是一片汪洋大海,因此海洋类古生物化石遍布全区,田林发现海螺化石并不罕见。
但海螺是怎么钻进石头内部的?对此,陈专家解释,海螺死亡后,与周边物质一起钙化,形成化石,而不是先有石头,后有海螺。尽管陈专家与博物馆多名工作人员反复解释,岑先生却始终没能弄明白这一问题,依然不由自主地喃喃说,真是怪了,海螺钻进石头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