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贝为超 通讯员 郑燕

千里西江成为沟通“泛珠”的水上交通大动脉。图为船队通过长洲水利枢纽船闸。 记者 吴凌平 通讯员 蒙绍松/摄
西江上连滇黔,横贯八桂,下接珠江水网直达港澳,与国际海运网对接,是构筑泛珠三角区域经济体系与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出海动脉。
滇黔桂资源丰富,珠三角经济发达。水上交通大动脉西江,逐步成为“东部产业西移、西部资源东送”的黄金走廊!
重大战略部署纵横西江腾巨浪
自治区港航管理局局长杜敬民给记者掐算了一个成本优势:一节车皮装货60吨,一列火车按挂15节车皮算,可装900吨。换言之,一艘3000吨船舶抵3列火车,西江相当5条南昆铁路!
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指横贯我区东西部,连接百色、崇左、南宁、柳州、来宾、贵港、梧州7市,主要由规划三级及以上1480公里长航道和一批重要港口构成,含北线柳州以下,中线来宾以下,南线百色(含崇左)以下,经南宁、贵港至梧州的水运通道。
唇齿相依的桂粤滇黔,形成高度共识。去年11月,肇庆市交通部门接受采访时十分振奋:“广西搞3000吨级航道,我们搞5000吨级!”百色水利枢纽渠化了100多公里河道,近年将建设过船设施。西江上游的云南省将实现通过西江直达港澳的愿望。南宁、贵港、梧州和云浮、肇庆、佛山等两广六市签署《西江经济发展论坛梧州共识》,在推进西江航道整治、搭建政府间经济·港航协作平台等方面推进合作。2008年11月5日,两广签订《共同加快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协议》,共同推进西江干线贵港至肇庆二级航道建设,力争2010年建成通航,力争早日开工建设贵港至肇庆一级航道。
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国家层面高度认可。去年11月,交通运输部与自治区联合召开审查会,原则通过《贵港港总体规划》。我区扎实做好西江黄金水道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南广高速铁路、贵广高速铁路广西段、贵港至梧州高速公路也在加快施工,一个水路、陆路、铁路互相衔接、优势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破击瓶颈全线畅通喜看千帆过
打造亿吨水道,重在破击“瓶颈”。 目前西江干线上的枢纽通过能力不足成为打造亿吨黄金水道的一大“瓶颈”。为此,长洲、桂平、贵港、西津、红花等枢纽船闸迫切需要提高通过能力。5月初,桂平航运枢纽二线船闸闸室显雏形,施工正酣。西江公司宁武总经理告诉记者,该船闸按3000吨级建设,是目前世界最大单级船闸,是亿吨水道建设的里程碑工程。该枢纽原有一线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仅1100吨。去年,自治区审时度势投资8.25亿元建二线船闸,2011年将投入使用。届时枢纽年双向通过能力跃至8400万吨,优化调度挖潜可达1亿吨。未雨绸缪,还预留三线船闸位置。
广西西江通往粤港澳的咽喉梧州长洲水利枢纽,是制约我区内河水运发展的关键,但随着我区水运经济的迅猛发展,船闸的通过能力已初显不足,2000吨级1线船闸和1000吨级2线船闸满足不了发展需求,瓶颈效应渐显。我区迅速启动前期工作,将在今年10月开工建设三、四线船闸,建成后枢纽总通过能力超1亿吨。
喜事连连。4月28日,梧州赤水圩作业区3、4号泊位开工建设。作业区规划建设10个2000吨级泊位,是梧州港水陆联运和水上中转规划重点区域,是打造亿吨水道重要的一笔。
我区舞动西江开发龙头,规划用5年让亿吨黄金水道基本形成。改善航道1422公里,新建98个码头泊位,其中3000吨级泊位3个。建成桂平二线船闸、贵港至梧州2000吨级航道、右江1000吨级航道、柳江500吨级航道,将南宁等七市内河航道全改造成千吨级以上高等级航道。新增吞吐能力7061万吨,总吞吐能力超1亿吨。加快内河港口建设,以南宁、贵港、梧州3个主要港口为核心,以百色、来宾、柳州、崇左4个地区性重要港口为重要组成部分,其它港口为补充,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明确的内河港口体系。
大智慧大视野大手笔直指“亿吨”
4月9日,柳州市和区交通厅签订协议,工程预计总投资1.78亿元,各出资50%,联袂整治西江支流柳江红花电站至石龙三江口100余公里航道,6月中旬将开工建设。副市长张永刚诠释了柳州大视野:“河段整治后全年双向通航500吨级船舶,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有力支撑,对柳州早日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意义重大。”
“概算投资3.4亿元,已到位3.4亿元!”梧州市港航管理处主任钟树培提起赤水圩作业区建设喜不自禁。梧州实施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建设模式,采取统贷统还形式,多渠道融资先期推进建设,再出让经营权实现“多赢”。该市还和中国外运合作建设李家庄集装箱码头,引进香港东洋集团建设河西新码头,今年一季度完成水运基础设施投资5.6亿元。
打造“亿吨”,关键在资金。我区上下以大智慧、大视野、大手笔,各显神通建设黄金水道,计划建设黄金水道总投资215亿元。
我区创新投融资模式,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级金融机构支持,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现投资多元化。近年,国有独资企业西江公司以大智慧探索出“航电结合、以电促航、滚动开发”新模式,以桂平、贵港枢纽为融资平台,并拿出盈余约4亿元,滚动开发那吉、鱼梁等航运枢纽建设,实现右江千吨级航道渠化,成为全国内河航道建设典范。
贵港大手笔。该市平南县老板吴毅投资4000多万元建武林港,目前平南已成为我区内河第二大港。市委书记赖德荣很振奋:“近年我们政府在港口修路等公共设施投入7000万元,却引来7亿多元建设港口。”该市引进印尼资金,全面建设罗泊湾作业区和猫儿山作业区,如今贵港港已跻身全国内河大港十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