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蒋予昕
北海市海城区独树根东社区过去叫人头痛,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辖区范围内吸毒、赌博现象较多,由此引发的盗窃、抢劫、打架亦多,尤其是青少年参与的倾向逐步增加。独树根东社区有7-17岁青少年1450人,如何管好这些年轻人,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成了当务之急。
社区有离退休老人1446人,其中离退休党员164人。社区党委意识到离退休党员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发挥他们的作用,关心教育好下一代。
“只要管好娃,就是贡献大”。社区党委对离退休党员提出了要求。有想法,还要有活动阵地,社区创设了青少年辅导员服务岗位,动员退休老教师、老领导结合自身特长,做好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发动有特长的老人,通过沙龙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服务:离退休老党员禤伟存、赵常华、李森、罗远业等,组成“法律学会”沙龙,经常深入学校和居民区开展法制教育、接受法律咨询;南路特委抗日游击队员杨莲,离休老党员沈强、王振英等,组成“我有革命史”沙龙,多次组织“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情”;社区党员组织“致富论坛”沙龙,多次对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慷慨解囊;社区老党员还组织篮球协会、社区舞蹈队、社区乐队等,带领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
目前,已有153名离退休党员参加了社区志愿者辅导员、法律咨询员、卫生监督员、社区文艺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治安信息员等义工岗位。他们与社区党委一起在青少年中建立了消防安全教育岗、爱心教育岗、法制教育岗、国防教育岗、敬老爱老岗等,有活动阵地近10个。在辖区内学校,组织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雏鹰行动”、“争做合格小公民”、“一切为了孩子的明天”以及“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月”、“体育节”,建设“绿色学校”等活动,学生参与率达95%以上。
分类帮教,永不言弃。失足青少年是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特殊对象。迷途中拉一把,他们就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抛弃他们,他们将成为社区进步的“短板”甚至是“刹车皮”。在分类帮教上,社区注意做到“和风细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让他们不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对那些结束毒品强戒、解教回归的青少年,社区成立了包括离退休党员、驻区民警、居委会干部、迷途青少年家属的帮教组,及时找他们谈心,落实帮教责任。上世纪90年代末的刑释人员小黄,曾得到社区党员的资助,现已通过对虾养殖发了家。小罗、小杨等多名原吸毒青少年,经过多方帮教,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而且都娶妻成家——“有女不嫁独树根”,已经成为了老皇历。
除了常住人口外,社区还把目光关注到辖区农民工子弟身上,举办了“一样的天空”的专场文艺演出,号召社区群众关注农民工子弟的成长,动员社区有条件的老党员,每人结对一名农民工子弟,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在社区党委和离退休党员的努力下,该社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6年以来,先后获得“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文明小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等10多项国家和自治区级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