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许丹婷
冯荣飘的房子在323国道扩建被拆迁后,他带着全家到五保新村附近租房住下了。有人说,老冯你真傻,村里修路你都能捐两万,为啥不能盖新楼?“只有群众都住上新房,我住新屋才安心。”冯荣飘憨厚地笑道,“再说,现在我还能就近照顾五保老人呢!”
近年来,冯荣飘在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作出突出贡献,赢得上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他先后获八步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五个好”先进个人、八步区优秀共产党员、八步区基层人大代表“五带头”先进个人、先进“农村党员经纪人”、贺州市“十佳村党支部书记”等多项荣誉称号。
黄洞村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村,山多田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冯荣飘自费到广东考察,发现种植麻竹和速生桉是适合山区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于是,他率先向10多户贫困农户提供种苗、技术、资金等多方面扶持,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在他的带动下,全村30多名“双强”党员先后联系200多户贫困户发展速丰林种植7000多亩,并成立种植协会,形成“基地+协会+企业+市场”的生产销售格局。仅种植一项,让全村人均增收1200多元,从而有效地形成了黄洞村“结一联十”党群致富增收链,彻底改变了瑶山群众贫穷落后的面貌。
冯荣飘历任八步区黄洞瑶族乡黄洞村村委会主任、党总支部书记,他狠抓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他通过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大力推行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同时深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和“五村两规范”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监督工作,并确保每年村总支部举办培训班4期以上、坚持每年发展3名以上新党员。
2008年,黄洞村被定为贺州市村级“两委”换届选举试点村。为做好村“两委”换届工作,冯荣飘带领原村“两委”班子研究制定换届工作实施方案,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严把程序和人选关。
新当选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实现村党总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委员全部交叉任职、平均年龄仅34.5岁。新一届班子组建仅一个多月,村民们惊喜地发现,世代生活的家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码头起,新船来,过渡不再难;村屯通,村民乐,村部换新颜。
在抓好黄洞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他也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有效促进“文明建村”。他带头做好改厕改厨的表率,如今全村50%以上的农户建起沼气池和实行改厕工程,做到了村容整洁、庭院净化。逢年过节,冯荣飘亲自组织开展婚育新风山歌擂台赛、篮球体育运动比赛、拔河比赛、文艺汇演等文体活动。此外,黄洞村还建起贺州市首个瑶族博物馆,创办了瑶绣培训班,有效保护和传承瑶族文化,被国家文化部定为“非物质遗产保护基地”。讲起冯荣飘,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我们瑶山有个好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