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部:大石山里崛起新农村

在大石山里崛起的新农村

——凌云县泗城镇陇雅村党总支部先进事迹

泗城镇陇雅村位于凌云县东北部,与逻楼、加尤两个镇接壤,距镇政府20公里。全村总面积25450亩,其中耕地面积1050亩,人均0.88亩,属纯石山村。全村共有15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瑶3个民族283户1242人。全村有党员50名,其中妇女党员5名。200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2948元,成为凌云县名副其实的文明小康示范村。2006年该支部书记吴天来被评为“全区十佳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陇雅村被评为凌云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新农村建设一等奖。总支部的先进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主流网站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一、选好带头人,加强班子建设

俗话说:群众发展好,有个好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08年,陇雅村党总支部在上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公推直选”的办法,顺利进行了班子换届选举,5位年轻、有文化、思想觉悟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群众拥护的同志被选为村党总支部领导。一年来,以吴天来为总支部书记的新一届班子能认真贯彻落实党对农村的基本政策,努力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领导核心的作用。

二、抓好学习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一是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党总支部采取课堂学与现场学相结合、专家讲学与支委导学相结合、交流学与文娱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组织党员开展以科学发展观知识、党章知识和农村政策方针为主要内容的理论学习活动。活动开展以来,村党总支部先后组织党员集中学习6次,现场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点2次,邀请县党校教师到村开展专题讲座1次,举办科学发展观文艺晚会1场,编写科学发展观山歌30首,出版活动板报3期,指导党员撰写心得20份,召开党员座谈会2次,征求意见建议25条,有效增强了党员的党性认识,提高了党员群众的理论水平。二是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村党总支部在组织党员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重视党员群众的实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实用技术培训中心、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事村办”服务站、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农家课堂”等培训资源,加强对党员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党员“双带”能力,努力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使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今年共举办实用技能培训4期,参加人数达220多人次。三是积极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每年发展1名新党员。现有入党积极分子3名,近几年共发展新党员6名。四是注重抓好后备干部培养。村里现有5名后备干部,储备了良好的干部资源。

三、抓好管理制度的落实,共建和谐新村

以“农事村办”服务站为平台,制定了村“两委”值班制度,规定了每周一、五为服务日,集中为村民服务。健全来信来访制度,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及时调解处理好农村各种矛盾纠纷。积极推进依法治村,健全社会治安群防群治组织,推进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的落实。组织村民学习科技文化、法律法规,培育良好的村风民风。自1996年以来,全村没有出现违法违纪现象,没有一例超生,没有打架斗殴,村民遵纪守法,家庭和睦、互爱团结,逐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推进了村级管理的规范化。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几年来,村党总支部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以陇堆屯为新农村建设核心屯,重点开展道路硬化,房屋改造,人畜饮水等设施建设。如今的陇堆核心屯,基本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沼气池、民房、庭院的“五通一建两改”,户户安装了无线电话或手机,100%的农户安装了电视信号接收台,沼气池入户率达100%,新增生态造林900亩,修通了环屯道路和4.7公里入户道路,屯内所有道路实现硬化,建起了一个村博物馆,楼房修建40座5550平方米,民宅立面装修全面完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县、镇核心村屯建设建立了样板,成为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五、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标

陇雅村位于偏僻的大石山区,人多地少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过去当地人只能依靠石山种植玉米和红薯来填饱肚子。经过调查研究,村党总支部把全村致富的重点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决定带领群众发展种桑养蚕。为了打消群众的顾态,2000年支部书记吴天来从自家的地调出11亩带头种植桑树,建立小蚕共育室进行示范,当年养蚕16张,总收入达1.5万元。吴支书种养成功后,便发动全村家家户户种桑养蚕,并无偿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在全村掀起了种桑养蚕的热潮。在他的带领下,陇雅村成立了种桑养蚕协会,全村243户养蚕户全部加入了协会。现在全村共有桑园面积3151亩,2008年全村养蚕2188张,产茧产量1751担,产值157.6万元。过去的贫困村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桑蚕生产大村。

近两年,村党总支部又结合自身实际,发动群众大力发展养猪业。2008年5月,由村党总支部书记吴天来等人的发起,设立了陇雅村农民养猪专业合作社,全村32户养猪户加入合作社。现仅陇雅村陇堆屯就共建有猪舍42栋6000平方米,母猪存栏220头,肉猪存栏700头,猪花存栏250头。养猪业的稳步推进,较好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在陇堆屯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群众纷纷表示要大力发展养猪业。为了增加群众的增收渠道,村党总支部今年还在巩固原来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产业,投入资金6万元建立了一个占地面积为300平方米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初步出成效。

六、开展文化设施建设,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2008年,为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村党总支部提出一个建一个高标准的文化广场。这一想法虽得到了全体党员会及村民代表会的支持,但农村建广场毕竟是件新鲜事,这对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百姓来说,多多少少有些不理解。随着工程的推进,百姓风言四起,村委们顶着压力继续施工。2008年春节,占地200平方米的广场竣工时,群众欢呼雀跃,老老少少走了出来,唱歌、跳舞、扭大秧歌,齐声称赞建广场好。广场建好了,群众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村秧歌队文艺队成立,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得到区、市、县党委政府和部门的好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