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博白县径口镇黄文勇

黄文勇同志现任博白县径口镇党委书记。近年来,该同志通过抓党建,率先在全县创建农村党员服务中心和农村“党员流动活动室”,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和“发一张联系卡,上一堂党课,授一门技术,解一个难题,找一条群众致富路”的“五个一”活动,培育大批党员经济能人,带富一方农民,建成广西十大魅力乡村等,使该镇党建和经济建设工作双双名列全县前茅,他因此也先后17次被评为市、县、区各项工作先进个人。

抓组织:建设坚强的领导核心

黄文勇同志从基层组织这个基础抓起,不仅把镇党委和村支部建成当地扎根农村的坚强领导核心,还实现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流动党员活动证》持有率100%的目标。

乡镇党委是基层组织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农村实现科学发展的坚强后盾。作为乡镇党委书记,黄文勇始终把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在镇党委自身建设上,健全和完善理论学习制度,坚持抓好“每周一日”工作例会制度,要求班子成员100%参加了市县镇三级党校和其他各种类型的培训班。班子成员坚持过好双重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人事、工程等重大问题和主要工作经集体讨论研究决定,把镇党委班子建成了凝聚力强、战斗力强的领导核心。

在村“两委”班子建设上,以选准一个“好支书”为核心,借“两委”换届工作之机,按照德才兼备、群众公认的原则,将一大批致富带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班子,培养村级后备干部95名,并完善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形成以村党支部为核心,其他组织协调运转的坚强集体。同时扎实开展“党员中心户”和“党小组”创建工作,逐步形成“党(总)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农户”的村党组织工作网络,全镇现已建立党员中心户90户, 党小组60多个,联系帮扶困难农户30 多户,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进一步加强。

为了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黄文勇同志在党员干部的管理上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推行“全镇一盘棋”的办法,将镇直部门党员干部职工统一纳入镇政府干部系统管理,政府、镇直单位干部集中签到考勤,切实强化基层干部的管理。通过举办文体活动,增进干部间相互交流,强化了团队意识,激发了工作热情,彻底改变了干部以往拖拉散漫工作作风,使干部队伍富有激情,充满活力。同时对村干部实行“百分制”绩效考评管理,严格按工作业绩对村干部进行奖惩激励,调动了全镇村干部的积极性。

抓党建:创出乡村工作品牌

黄文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经济互动发展。不仅创出多个乡村党建工作品牌,还将一个原本贫穷落后的小乡镇,打造成全县税收排名前五位的经济强镇。

“五个一”活动增强党员“双带”能力。针对当前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开展活动难的现状,黄文勇同志深入调研后,果断决策,以茶根村为试点,率先在全县开展了创建农村“党员流动活动室”活动。通过“发一张联系卡,上一堂党课,授一门技术,解一个难题,找一条群众致富路”的“五个一”的活动方式,送技术、送政策、送服务进村屯,以其“流动式”服务、灵活的活动方式和丰富的活动内容,把技术培训、法制教育和群众需要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拓宽了农村党支部的工作领域和发挥作用的途径,受到了农村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到目前为止,镇、村两级抽调业务骨干60多名成立指导组5个,组织开展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活动100多场次,有8000多的农村党员和群众在活动中受益。

开展“四个系列”党员教育大培训。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执政能力、提高发展能力、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四个系列”教育大培训和“八桂先锋行”农村党员大培训。自径口镇和茶根村党校被确定为全县党校教学体制改革示范镇、示范村后,黄文勇积极带领镇村干部奔走社会各界,多方筹资20多万元,在全镇建起镇村党校6所,与党校配套的各种培训基地28个,专业协会8个,党员中心户35户,创造性地利用党校“集训课堂”、基地示范“田间课堂”、参观观摩“示范课堂”、党员电教“网络课堂”、农村党员流动活动室“流动课堂”、党员能人“农家课堂”、新型组织“协会课堂”等多种渠道推进培训活动,推动全镇党员学习培训蓬勃开展。到目前已培训党员、干部、团员、妇女、民兵以及农民群众9000余人次,农村党员培训覆盖面达到了100%。

创建农村党员服务中心。2008年,在全县率先创建农村党员服务中心,并加大村屯服务网络建设,组织引导党员大力开展扶贫帮困等服务活动。近年来,黄文勇同志共走访慰问农村党员386人次,帮助党员解决难题92个,初步形成了完善党内激励、关爱、帮扶体系。在2008年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径口镇农村党员服务中心被确定为全县现场参观示范点。服务中心通过基地示范、技术指导、政策服务等多种办法,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经济,养猪、养龟鳖、养鸡、糖蔗、法国豆、马铃薯等优质高效种养业规模不断扩大,酿酒、铸造、编织工艺、食品罐头等传统企业和手工业实力不断提高。2008年全镇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094元,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实践中有效凝聚了党心民心。

培育党员经济带头人。从选贤任能上下功夫,发挥好农村党员经济发展带头人的作用,始终把发展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配3名经济发展带头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将12名经济能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领路人。茶根村支书陈作铝,建立马铃薯种植基地1000亩,带动农民年增收300万元。茶根村党员蓝伟,带动当地农民建起兰花培育基地和发展种植鸡腿菇,使农民年均增收近万元。

党建服务工业项目建设。该镇以开展“党组织服务年”和“项目服务年”活动为载体,坚持把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与强化招商引资、改善发展环境等工作有机结合,在南博会引进北京巨典公司投资项目,目前,投资已超亿元,可望实现税收1000多万元,2008年新开工建设巨典公司二期工程、周垌旱坑金矿、春德铸造厂、三育红砖厂等工业项目4个,实现工业总产值28358万元;大大增加了税源培植,全年完成财税583万元,占任务111.9%,获得了博白县2008年度完成乡镇综合指标考核前十名乡镇的荣誉。

保稳定:彰显党员本色

近年来,黄文勇同志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紧紧围绕玉林市“百镇千村万户”平安创建活动,以“严打”为手段,以教育为根本,净化社会风气,创建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关键时刻,黄文勇总是冲锋在前。2007年博白“5•17”事件发生后,径口镇列入全县重点防范乡镇,如果组织大批人员进村做调解工作,容易给村民选造成一种镇压群众的错觉,很可能造成事态的进一步恶化。为了消除广大村民的误解,尽快把“5.17”事件的真相、定性以及市委县委的处置措施宣传到村到户,及时把事态解决在萌芽状态,面对巨大压力,黄文勇只身一人来到已聚集有近300人的周垌小学操场,与群众面对面讲法律、讲国策、讲县情、讲镇情,还就群众提出的焦点、热点、难点为题进行了有礼有理、有法有情的解答,终于化解了一场可能引发冲击政府事件的危机。事后,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黄文勇还特别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充分依靠广大党员群众,建立健全乡村两级防控体系,全面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扎实开展民风教育,深入开展大接访活动。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非正常上访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强化治安防控,逐步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切实做好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平安径口”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全国两会期间零进京非正常上访、“五个不发生”和“三无”的工作目标,得到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新农村:打造广西十大魅力乡村

成功创建“广西十大魅力乡村”,是黄文勇狠抓党建工作,在农村中树起的一面亮丽旗帜,有力地推动了该镇新农村建设工作。

径口镇茶根村有6950人,近年来,茶根村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经济发展了,生活富裕了,但村里群众思想落后,封建迷信活动盛行,宗派宗族观念强烈,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差,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污染环境等等,这些陈腐观念、封建意识和陋习不同程度制约着村民的思想意识,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以建设新农村格格不入。针对这些问题,黄文勇动员和组织该村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弘扬先进文化、转变村风民风”的教育活动。村党支部积极行动起来,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弘扬先进文化,教育群众明礼诚信。2008年,村党支部发动群众筹资60多万元建设了文化广场,成为博白首家农民文化广场。搭建文化平台后,该村还成立了文艺队,以家庭为单位组织节目,他们自编自导自演,自娱自乐,平时文艺队在村里巡回演出,表演采茶、木偶戏、竹马、旱船、串灯等群众喜闻乐见、富有乡土特色的文艺节目。同时,村党支部在农闲、春节、重大节日举办舞龙舞狮、篮球、书法比赛等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的节日生活,深受群众欢迎,村风民风逐渐得到改善。该村也潜移默化地破除迷信,崇尚科学,革除陋习,告别脏、乱、差,远离了黄、赌、毒,净化了民风。2008年7月该村荣获“传承文化”奖,并被评为 “广西十大魅力乡村”。

黄文勇担任乡镇正职7年中,始终坚持“公生明,廉生威”的警训,处处严已律己,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切实做到廉洁自律,勤政廉政。在他周围,就像一个磁场,凝聚、涌动着一个精诚团结、廉洁务实、与时俱进的团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