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广西大学党委组织部武波

武波,男,1962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2003-2006年,历任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副书记、广西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兼“211工程”办公室主任,广西大学组织部部长。几年来,武波同志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开拓进取、坚韧不拔、知难而进、勇挑重担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当中,出色地完成党赋予一名党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为党的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和优异成绩。

政治素质过硬  理论基础扎实

作为一个党员干部,武波同志一直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政治、组织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注重加强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自觉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尤其在2008年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武波同志被抽调到自治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参加全区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同时,作为广西大学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之一,武波同志参与组织了广西大学百块学习板报展出、百题千师万生网上调研、“五查五看”、“六想六看六教育”学生寒假实践等学习实践活动,使广西大学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了自治区学习实践办的肯定。

带头创新干部工作机制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公开招聘四个新成立学院的院长。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武波同志主持组织部工作期间,组织部对如何创新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行了新的尝试。利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学院、教育学院和艺术学院等4个新学院成立的契机,采取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院长的方式,吸引校内外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家学者加盟广西大学。共有来自海内外的15位同志报名参加院长招聘工作。通过管理能力和学术水平面试,最终选拔任用了2位同志担任新成立学院的院长,3位同志任副院长。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拓宽了干部选拔任用渠道,吸引了校外学者加盟广西大学,选拔了一批学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层领导干部。

二是首次举办处级干部培训班,提高处级干部的综合素质。为进一步提高广西大学中层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从2007年起,组织部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对中层干部进行在职培训。近年来,分别举办了书记、院长培训班,对全校二级学院的院长进行脱产培训。培训班由校领导亲自上课,给各学院院长讲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管理能力等方面的知识。为了开拓中层干部的视野,学习区外重点高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组织部还先后组织了二级学院院长、书记到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等6所高校参观考察。还积极选送中层干部参加区内外各种培训班学习锻炼,先后选派了37人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南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等区内外干部培训基地进行学习培训,还选派了8 位同志到地方或区外高校挂职锻炼。

带头创新党员教育机制,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构建全程化全方位的大学生党员长效教育机制。在武波同志主持组织部工作期间,组织部开始在大学生党员中构建全程化全方位的长效教育机制,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始终, 针对处于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党员进行连续教育, 在教育过程中从理论学习、实践锻炼、主题活动等方面全面展开, 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质量。通过实施新生入党启发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大学生预备党员培训和入党宣誓、学生党员学习培训、毕业班党员主题教育等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实现了教育培养对象的三个“全覆盖”,即指新生入党启蒙教育普及率100%、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率100%、预备党员培训率100%,努力实现大学生全程化、全方位教育。

二是积极引导“双高”非党员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为了把各类优秀人才凝聚到学校发展和党的事业中,在组织部的努力下,学校组建了“双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学校党校办、组织部、人事处、宣传部、科技处、研究生处等重要党政部门负责人组成。为了更好地了解“双高”人员的情况,组织部对学校硕士以上学位、副高以上职称的“双高”人员进行了初步的调研,把“双高”人员中的非党员列为党员发展的对象,从他们递交入党申请书起,为他们指定固定的党员校领导或二层机构党委(党总支)党员领导作为他们的入党联系人,经常与他们进行谈心,了解他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向他们传递学校工作的动向,诚恳地征求他们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意见,坦率地与他们探讨党内重大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逐步摸清工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尤其是他们的思想动态及对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吸引“双高”人员正确认识党的性质、了解自身的社会影响和责任、主动向党组织靠拢及如何把高知识群体中的部分优秀党员培养成为党组织负责人等重大问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带头创新支部建设工作载体

武波同志主持组织部工作期间,以支部建设为抓手,带头创新支部建设工作载体,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效性。

学生支部建设以“大学生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工程为载体,实行基层党支部自我策划、自主管理、自我实现的支部建设新模式。通过课题立项、项目化管理的方式,开展优秀学生党支部创建活动。优秀学生党支部创建活动由学生党支部自主设计创建活动方案和内容、自主申报立项项目、自我实施创建方案。学校每年立项10到15个学生党支部进行重点建设,并投入一定的资助经费。获得立项的党支部积极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特色活动层出不穷,建设硕果累累,在组织建设、党员管理、党员管理、群众工作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校党委适时地把优秀支部的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达到了以点带面的示范效果。近年来,广西大学共有44个支部获学校党委立项资助,9个党支部被评为广西高校优秀学生党支部。
教师党支部实行“支部与教研室”、“支部与行政处(室)”共建。学校要求教师党支部原则上按教研室设置,由党员教研室主任担任教工党支部书记,把支部建设与教研室连为整体,同步建设,构建起党支部与教研室共联共建的运行机制。支部与教研室共建过程中,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教学科研骨干,在教研室和本单位具有较高的威信,能更加有效地教育人、凝聚人、组织人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各项活动,使党支部工作的领域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深深地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改革实施过程中去,做到政治业务一起抓,形成了教学上水平、科研出成果、党建出成绩的多赢局面。

为了引导广大教职工党员更好地为学校的“三大目标”做贡献,在积极推进学生优秀党支部创建活动取得实效后,武波同志提出,要重点抓好教职工党支部建设,在全校抓好3—5个教职工示范党支部。教职工党支部示范点工作将以“好的领导班子、好的党员队伍、好的党建工作制度、好的工作作风、好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实效”为标准进行建设,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优活动,能起到抓好一个、影响一片,表彰一批,带动全校的效果。组织部统战部党支部也因此获得了广西高校2006-2007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通过一系列组织工作的创新活动,2008年,广西大学获得了全区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奖。

带头搞好科研工作,科研成果突出

武波同志在抓好组织工作同时,作为学术骨干,他带头搞好科研工作。武波同志长期从事农业微生物和环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863”计划课题、“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基金”课题等10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大豆根瘤菌的研究方面,先后从大豆根瘤菌菌株GX201中克隆到与竞争结瘤有关的nfeC基因,并利用该基因构建了具有强竞争结瘤能力的大豆根瘤菌。此外还从大豆根瘤菌菌株GX201中克隆到与根瘤菌结瘤早期能量供应有关的putA基因和lrp基因,通过对这两个基因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首次证实慢生型大豆根瘤菌的putA基因和lrp基因与根瘤菌的竞争结瘤有关;从工业废水中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琼氏不动杆菌菌株GXP04,对该菌株降解苯酚的特性进行了研究,从该菌株中克隆到降解苯酚的关键基因,并利用该基因构建了降解苯酚的基因工程菌用于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近年来先后发表研究论文30多篇,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多名。先后获得“广西高校跨世纪人才”、“广西青年科技奖”、“广西十百千人才”、广西高等学校“八桂先锋行”先进个人、广西大学优秀教师、广西大学2006-2007年度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