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能成,男,壮族,1957年5月出生,广西平南县人。1982年1月广西大学化工系无机化工专业毕业参加工作。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7月华中理工大学与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毕业,并获管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广西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应对金融危机,措施得力,实现生产安全平稳运行
(一)抓好安全环保工作。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指引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环保教育,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认真组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安全标准化和 “安全生产月”等活动;完成锅炉烟气和总排水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及与市环保局联网工作等。派出公司应急队伍参加广维集团“8.26”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并成功处理该公司冷冻系统装置中21吨液氨,得到区、市安监局及河池市政府表彰。
(二)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部署,不断强化危机意识,树立危机理念,及时召开了中层助理以上干部会议,研究对策,出台措施。一是抓住二季度原煤供应市场逐渐恢复正常之机,在严格实行原煤采购比价管理的同时,及时调整销售策略,加大生产力度,并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多产盈利高产品,力争效益最大化。二是苦练内功,强抓内部管理不放松。加大煤生产力度,提高煤和蒸汽利用率,要求蒸汽利用率向90%目标迈进;清仓查库,盘活资金,修旧利废,控制支出,厉行节约;在资产管理上,为避免高负债带来的高风险,想尽办法减少库存,确保资金回笼等,努力使企业营运资金正常,负债率控制在60%以下。三是抢抓机遇,持机采购钢材等材料,加快技改和新基地建设进度,尽力发挥已投产项目的效益。四是积极争取获得国家降低关税政策,扩大尿素和硝酸铵等产品出口。五是杜绝安全环保及各类质量事故发生,为生产经营创造和谐稳定环境。
由于认识到位,措施得力,该公司成为应对危机出手快、方向准、力度大的企业,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升了信心,受到市领导的好评,为公司渡过难关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有效保证了生产经营工作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二、技改及节能减排实现新突破
(一)技改项目再呈新亮点:1、尿素系统扩能改造全面完成。2、硝酸尾气N2O减排CDM项目竣工投产。3、#3锅炉异地大修改造完成。4、蒸汽冷凝液闭路回收投用。
(二)多项工程通过环保验收:1、合成氨新系统通过国家环保验收。同时,中压氨氧化技改项目、高浓度稀硝酸技改项目、合成氨冷冻系统技改项目、低压节能氨合成项目通过自治区环保局的验收。2、大力气体厂年产1万吨液氩项目于2008年5月通过柳州市环保局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项目竣工验收。3、公司二氨厂放射源的使用也于2008年11月通过自治区核辐射站的现场验收监测。
三、企业改制持续深化,新基地建设持续推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一)以分配制度改革为中心,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以产计酬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侧重产量考核比重,实行工效工资下不保底上不封顶政策,多产多拿。新的考核方案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的原则。严格用工制度。首先,重新核定二级单位的定员定岗。协议工、临时工也实行定员定岗,工资纳入工资总额考核范畴。其次,推行年休制,实践“以人为本”的治企理念,受到职工欢迎。在员工录聘工作中,重点考虑后备人才和短缺工种的培养,特别是配置到氯碱公司的60多名员工,作风好,素质高,全是精兵强将。此外,认真抓好培训工作,每月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少部分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单位负责人被扣发工资。认真开展内审工作。2008年共开展财务及内控审计10项、离任审计1项、专项调查1项,完成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六百多项、物价审核六千多单,工程预算四十多项,追回损失13.6万元,核减工程决算金额约2000万元、核减采购支出2471.7万元。
与此同时,新成立原料公司,重点主抓原料煤的采购;新成立硝酸一、硝酸二分厂,进一步细化管理工作。
(二)新基地建设持续推进,见成效。1、鹿寨基地氯碱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初见规模。2、贵州新益煤矿正式复工。3、融水电石基地完成环评。
四、进一步抓好党建工作,促进企业三个文明建设
认真组织学习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企业的三个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切实规范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建设。在去年的雨雪冰冻灾害中,主动向帮扶对子单位融安县捐献150套棉被;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组织全公司员工募捐50万元、组织党员交纳“特殊党费”8万多元转送四川灾区,体现了“血浓于水,情比天高”的人间真情。积极组织人员参加迎奥运、“五五”普法及保密工作等知识竞赛活动,在柳州市“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礼仪大赛中获优胜奖。配合企业环保验收、生产现场管理整治等重点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和员工开展30多次,有3000多人次参加的义务劳动。采取应对措施,有效抵御金融风暴侵袭。为提升公司领导干部的综合管理能力,特别是应对金融风暴侵袭的能力,利用休息日,举办系列讲座和中层干部专项培训班,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并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岗位理财小当家”主题演讲赛,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宣传节能减排工作。由于精神文明建设抓得紧、抓得好,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发展。2008年公司累计生产总氨39万吨,同比增长12%;实现工业总产值22.2亿元,同比增长34.2%;销售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23%;利税2.68亿元,其中利润 1.6亿元。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公司多次荣获自治区、柳州市的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柳州市授予的环保先进单位和削减二氧化硫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2002年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2006年获得“2006年度广西和谐劳动关系优秀企业”和“全区工业企业‘十五’技术改造优胜奖”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化学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2004—2006年度广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工作先进单位”及“2006年度广西十佳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获得自治区“2007年度劳动关系和谐单位”荣誉称号。
其本人多次获得各种荣誉:第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4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和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中国化学工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广西百名优秀企业家”;2006年4月分别荣获“中国工业经济十大风云人物”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中国化学工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工作者”和“广西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工作者”及“广西十佳企业家”、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2009年柳州市国资委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