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广西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概念: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依据地缘经济概念,把邻近北部湾的中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等东盟国家连结起来,通过加强合作,形成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一个新的次区域合作机制。
为了深入探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机制、路径和重点等内容,形成一个经常性的研究交流平台,广西又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2006年以来,广西会同国家有关部门、国家开发银行、海南省人民政府和亚洲开发银行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泛北论坛,共有1000多国内外重要嘉宾与会,100多人发表演讲。论坛以其高层次、国际化、理论性的鲜明特色和丰富中国-东盟合作内容的深远意义,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08年以来,胡锦涛总书记3次提出要“办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积极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去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广西考察工作时强调,进一步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泛北论坛已经成为体现国家和周边外交战略的重要平台,把论坛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要求。
新形势 新要求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东亚国家加强合作、共渡难关的愿望十分强烈。面对国际金融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加快推进的新形势,如何依托2009泛北论坛这一重要平台,推动泛北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打造中国-东盟新增长极,对泛北论坛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机遇 新论题
继去年12月国务院决定对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后,最近,围绕加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我国政府又提出了8项具体的设想和建议。决定设立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用于双方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信息通信等领域重大投资合作项目,大力推进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提出今后3-5年内,中国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信贷,加强东盟一体化建设和区域合作;并表示将大力推进湄公河次区域开发、东盟东部增长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成长三角”等次区域合作。今年3月,越南总理阮晋勇签发批准《北部湾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这一系列深化中国-东盟合作的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提出了新的题目。
新突破 新影响
连续三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成功举办,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从共识走向实践,从实践走向共赢,从共赢走向新一极,从广西倡导的地方行为变成国家的战略,论坛的品牌效应日益凸显。但与博鳌亚洲论坛等国内知名论坛相比,论坛的总体档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国际化色彩还需要进一步增强,论坛的外在影响还需要进一步强化。为此,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2009泛北论坛组委会副主任、秘书长陈武于5月11日在南宁主持召开了2009泛北论坛筹备工作座谈会,中直、区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有关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围绕2009泛北论坛的创新、突破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在总结讲话中,陈武充分肯定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下一步论坛筹备工作作出了部署。他要求各单位一要充分认识办好第四届泛北论坛的重要意义,认真研究论坛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全力以赴做好论坛的组织筹备工作,进一步发挥论坛的影响,进一步提升广西的地位,为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服务;二要认真梳理各方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并细化论坛工作方案;三要抓紧做好国内外重要嘉宾,特别是演讲嘉宾的遴选和落实工作,要围绕主题议题设计,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衔接沟通,既要请好人,更要定好题;四要继续加强与国家各主办单位的对接,充分吸收其合理建议,落实领导或专家的参会事宜;五要进一步加强与商务部及泛北专家组的对接,配合专家组开展相关活动,并争取泛北合作中方秘书处的成立;六要围绕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工作,争取一批务实合作项目的落实;七要认真抓好论坛宣传的组织策划,加强境内外媒体的专题宣传,进一步扩大论坛的外在影响;八要明确职责,加强领导,通力合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论坛筹备的各项工作。
自治区北部湾管委会副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2009泛北论坛组委会副秘书长陈瑞贤代表论坛组委会秘书处通报了论坛筹备工作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