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新共识 实现新突破
——我区市县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综述
广西新闻网 记者韦轶柳 实习生兰晓情
我区市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自3月17日正式启动,到8月底基本完成。12个地级市、83个县(市、区)、3087个单位的广大党员,紧密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和“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当前形势和各自实际,扎实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各环节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明确主题载体,把好思想理论关,凝聚科学发展新共识
突出实践特色,是学习实践活动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市从实际出发,紧紧围绕全区“推动科学发展,构筑新高地、打造新一极”这个总主题和“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这个总载体,把谋划、部署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放在确定活动主题、选准活动载体、创新活动方式和解决突出问题上,经过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科学提炼,反复论证,确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体现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特色,切合自身实际,反映人民群众新期待,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主题载体,努力使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成为破解发展难题、推动科学发展的过程。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市县党委把强化理论武装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央关于学习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和“两个读本”等必读文件,反复研读重点篇目、重要章节和基本观点,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入脑、入心上下工夫。
各市各单位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学习方式方法。采取中心组理论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典型引导、集中培训、专题报告、网络热议、研讨交流、远程教育和举办各种形势报告会、学习交流会、专题论坛、演讲、征文比赛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开展学习培训等多种形式,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全面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工夫。
各市县扎实开展“是不是科学发展、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为了谁科学发展、会不会科学发展”解放思想系列专题讨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广泛凝聚推动科学发展的共识,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以思想的新解放推动新发展。
据统计,在学习调研阶段,全区各市党委(党组)中心组共集中学习15577次,组织集中培训31412次,参加集中培训人数1690173人次,召开学习交流会11922次,在局域网或互联网上开通网络热议的单位3926个;组织开展“开阔科学发展新视野,推动广西发展新跨越”主题讨论8491次,查找出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展理念和精神状态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2952个,有力地促进了理论武装工作的深入开展。
广泛集中民智,找准突出问题,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各市县坚持把调查研究、广泛问计于民,作为实际工作的牵引力、科学发展的链接点和服务群众的突破口,认真查找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制约科学发展最突出、推进当前工作最迫切的问题,通过把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撰写分析检查报告,达到系统总结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取得的成效,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明晰了推动科学发展思路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着课题进联系点、进村屯、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广泛征求意见、专家学者、党外人士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找准和破解事关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各市紧扣破解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等方面确定重点调研课题,努力使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突破点,推动科学发展首先要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区各市在学习调研阶段共确定调研课题25510个,形成调研课题报告25436篇,为初步找准突出问题奠定了基础。
各市注重问计求智于民,在学习调研阶段和分析检查阶段,广泛开展“访民情、察民意,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活动。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系统内与系统外相结合、对班子与对个人相结合、就地征求与下访征求相结合,采用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网络征集、信函征求、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力求在问计于民中找准突出问题。据统计,全区各市在问计于民中共发放征求意见调查问卷833645份,召开各类征求意见座谈会15098个,共征求到意见278079条,共梳理出问题34987个,进一步找准了突出问题。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市县注重把解决当前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坚持既立足应对当前形势、抓好整改落实,又着眼长远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各市县初步形成了一批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业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维稳、党的建设、效能建设等方面的制度成果。在学习实践活动过程中,全区各市均出台促进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建立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增强了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围绕“四保”任务,注重边学边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各地各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提出“要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际、最重要的实践、最需要取得的实效”的要求,紧紧围绕“四保”任务,推进“三年”活动,实现“三句话”的目标要求,注意突出特色,把各阶段的工作与开展“四保”任务,“三年”活动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既保证了学习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又有力地促进了当前各项工作,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围绕“保增长”,着力抓好经济建设服务工作。为有效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区经济的影响,各参学单位始终把保增长、促发展作为整改工作的落脚点,大力加强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如南宁市组织开展“攻坚克难先锋行”主题实践活动,围绕实现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80亿元工作目标,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深入调研,解决企业发展中碰到的资金、用地、劳动用工等类问题近300个,为全市100项工业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做好服务。防城港市在推进钢铁、核电两大项目前期工作中,为了突破前段时间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的胶着状态,及时了解和解决搬迁户入住临时安置点后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市直机关和港口区机关开展“结对搬迁户,情暖百姓心”活动,实现了“文明征地、和谐搬迁”,创造了“防城港模式”、“防城港速度”,其中核电项目仅用短短一个月就基本完成核岛区域厂平工作,提前22天完成核岛负挖里程碑计划,创造了中国核电建设历史的新纪录。柳州市部署开展了“经济发展突围年”活动,着力帮助企业实现突围,以企业突围带动工业突围,以工业突围带动全市经济突围。今年以来经济逐步止跌回升、企稳增长。
——围绕“保民生”,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各参学单位坚持以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千方百计做好扩大就业工作,协调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落实保民生要求。北海市把民生问题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的重中之重,投入7.3亿元实施“就业促进工程”、“教育惠民工程”、“社会保障工程”、“平安工程”、“路网建设工程”,通过实施五大民生工程让群众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成果。来宾市为从根本上解决制约该市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桂中治旱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2.13亿元,是桂中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农业命脉工程。防城港市关注失地农民生产生活保障,着力解决2万多被征地农民的社保、医保、住房与就业安置等问题,首创全国地级市失地农民纳入城市低保和社保范围之先河。
——围绕“保稳定”,着力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为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一线,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各参学单位在整改落实中,积极开展“大接访”、“驻村夜访”等多种活动,着力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来宾市继续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活动,突出抓好信访维稳工作。今年以来,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共接待群众来访41批210人次,市四家班子领导包案下访的69件案件中已调结63件,各县(市、区)领导包案的597件中已解决245件。贺州市结合开展“三个年”活动,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成立各类党组织服务队,集中开展“三整治三帮扶”专项行动和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领导干部大接访、政策法律大宣讲”活动,着力转变干部作风,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及时解决一大批事关政情民意的突出问题和生产生活难题,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