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博览会聆听自贸区临近的脚步声
——写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即将召开之际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 信 本报实习生 曾晓玉 曾瑛之
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于10月20日拉开序幕。从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每一届都反映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而即将到来的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更让我们感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脚步声渐渐临近,因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如期全面建成。历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把区域合作与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共同举办、互利共赢等的制度安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11国政府作推动,有多种机制作保障,对于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贸合作,以及加快自贸区建设进程都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在前五届的基础上,今年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规模进一步扩大,由此将会对各方面产生更大的影响。相比往届,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规模扩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参展数量增加。据了解,第六届博览会国内外申请展位数4621个,比计划总展位数4000个多出15.5%。其中国内各省各行业预订展位数达3323个,展位供不应求,深圳还包下电子电器馆。东盟10国及10+1以外国家和地区预订展位数1242个,参展规模比上届进一步扩大。二是区域外国家参展踊跃。本届博览会区域外国家参展踊跃,除法国、日本、韩国等历届参展的国家,匈牙利、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将首次参展。此外,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将首次组团到会采购。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阿联酋、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区域外国家和地区将继续组织采购商参会。三是首次设立分会场。本届博览会将首次在主展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之外的广西展览馆设立分会场,使总展位数从上届的3300个增加到4000个。
此外,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还将新增农业专题展。农业是中国与东盟大有合作潜力的领域,也是“早期收获”计划实施后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最早获益的领域,农业合作当之无愧成为中国-东盟10大合作领域之首。
同时,本届博览会突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内容,在会展时间、内容设置、形象设计、活动安排、展会服务等方面坚持创新,开幕式、展览形象设计和展馆布置均反映自贸区建设进程。此外,第六届博览会将比往年延期一天,给企业更多的机会开展互利合作。
| 下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