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公开,阳光选拔选出优秀干部
“非常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原为南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氯乙烯厂副厂长、现已上任钦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局长的黄康宏用这一组词来评价这次公选考试。他亲历公选整个程序,感受到从发布公告、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组织考察、任前公示,到最后任用等各环节的严谨和科学。
自公选活动启动以来,我区干部人才选拔任用工作备受社会关注。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提出,要把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选拔录用工作中去,进一步扩大选人用人的民主,坚决防止和克服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过程公开透明、程序严谨规范、监督严格有力,使选拔录用工作成为阳光下的竞争,切实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科学文化水平高、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强、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领导人才选拔出来。
“上厕所和上下楼梯都有工作人员陪同,整个面试都有摄像监控。”回忆起严格的面试,黎经路感慨地表示,这是他参加过的最严格面试。面试时,通信工具统一保管,考生抽签决定自己的面试顺序,面试结束后当场公布成绩,并同时向社会公布。
为使选拔过程规范公正,自治区及各市纪检、监察机关还加强举报查核,认真对待每一封群众来信,认真对待每一件群众举报,认真查清群众所反映的每一个问题。举报电话专人管理,对公选公示中收到的群众举报件都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发现和查实有问题的坚决不予任用。
“考前不久刚做了一个关于企业融资的方案,考试中恰好就有怎样帮助中小企业进行融资的内容。”有着4年丰富的国企工作经验、现已经走上南宁市青秀区经贸局副局长岗位的赵海丹回忆起笔试的题目时说。
针对企业干部的工作性质和特点,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命题组在命题上所选取的考点主要是与企业经营管理相关的一些应知应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注意测试考生了解运用理论政策的能力。坚持“考理论与考实践相结合,以考实践为主;考知识与考能力相结合,以考能力为主;考一时与考平时相结合,以考平时为主”,更加注重把企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作为实际能力测试的重点。
与企业不同,政府工作坚持“决策在一线落实、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法,容不得疏忽,基层工作关系着农村和社会的稳定,而在企业工作考虑的则相对较少。从中央驻桂企业中国人寿南宁分公司到横县副镇长,跨度相对较大。但5年的企业工作实战经验,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使黎经路有信心通过学习和交流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角色的转换,争取在新的岗位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为广西经济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科学选人,让优秀干部助推广西新发展
此次面向企业大规模公开选拔干部的重大举措,引起全区乃至全国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这一次公开选拔考试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希望可以把这一考试形式运用到其他领域领导干部选拔中去,在全区推行这一种考试形式。”广西民族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专家刘国彬教授一直关注着这次公选。他认为,我区从企业等基层选拔干部,真正是把基层作为“集聚人才、造就人才、输送人才”的源头和基地,这必将有利于形成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去、党政领导机关干部从基层一线来的培养链条。同时他还认为,面向全区企业公开选拔一批熟基层、懂经济、会管理、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县处级和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将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全区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从而推进广西的发展。
中央媒体对广西公选进行调研分析后认为,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从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高度,对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大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力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广西这次开展面向企业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招录工作,充分表明了自治区党委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决心。
通过公开选拔走上领导岗位的干部整体素质比较高,在工作中表现出比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责任心,群众观念较强。同时,选任的年轻干部改善了领导班子结构,推进了领导班子的年轻化进程。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从“伯乐相马”走向了“赛场选马”,进一步拓宽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冲破了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思想意识束缚,加大了不同行业、部门之间干部交流的规模和力度;打破了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形成了新的用人导向;激发了广大干部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增强了干部励精图治、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减少了部分年轻干部存在的浮躁心理和情绪,使他们把精力集中到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上来。
目前,我区面向企业公选领导干部工作已经结束。记者从自治区公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自治区将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不同类型干部之间的交流力度,建立完善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