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一峰
“叮铃铃……”6月1日早上,差5分钟8时整,总是提前上班的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九三学社钦州市委会副主委刘燕接到了钦南区土地田村小学陈老师的电话。
“我们这里的留守孩子很孤僻,个个似乎心事重重,很不开心。您能有什么办法让他们高兴起来吗?”陈老师话语透着无奈。
“好的,我知道了,下午我过去看看。”放下电话,刘燕陷入了沉思。“六一”儿童节,本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而陈老师的一句“很不开心”让刘燕的心觉得很沉重。教师出身的刘燕把关心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作为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8年5月,刘燕到钦南区土地田村调研时,发现这里的留守儿童有60多个,孩子们非常需要得到帮助。于是,刘燕和钦州妇联商议,在该村建立了“钦州市留守流动困难儿童爱心帮扶站”。此后,他们经常到村进行送温暖活动,给孩子们送去衣物、学习文具和生活用品等。
陈老师的这个电话,牵动着刘燕的心。“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仅仅是给钱给物是不够的。”刘燕在心里思忖着。她下班后,在路边草草吃过一碗米粉后就直奔土地田村。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大女儿是卖布鞋,二女儿是卖雨伞的。雨天,老婆婆就想,大女儿的布鞋是卖不出去了,而到晴天时,老婆婆又想,二女儿的雨伞卖不了了。她整天都很难过。后来有个智者对她说,下雨时,你就想二女儿的雨伞一定很好卖;晴天时,你就想大女儿的布鞋一定很好卖。这样,你就会很开心了。果然老婆婆每天都很高兴。这不是安徒生童话,也不是一千零一夜的故事,而是刘燕当晚在土地田村给孩子们讲的故事。
她饱含深情地对孩子们说:“你们要像老婆婆一样,换个思考方式来面对现实。虽然你们的父母不在身边,但有叔叔阿姨在帮助你们,你们应该学会独立,学会坚强,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相信你们能克服一切困难。阿姨相信你们是最棒的。”
曾担任过大学讲师、中学高级教师,有着28年教育工作经验的刘燕,一有空就到村里跟孩子们沟通,给他们讲故事进行心里疏导,解开他们心结。在刘燕和其他帮扶人员的耐心开导下,如今,这里的留守孩子们个个如快乐的小鸟。每每提起这事,刘燕就非常开心。
刘燕在很多提案中都涉及教育,如职业教育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等等。她告诉记者:“作为人大代表,关心教育,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