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对话自治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李柳生

广西新闻网记者 骆展胜

在桂林房地产界,提及李柳生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在这个行当打拼了20多年的他,卖出去的房子接近200万平方米。因为绝大多数房子都卖给了老百姓,所以他对百姓的声音就特别熟悉。了解民生诉求的人大代表,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为民代言”。

“我搞经济工作20多年,之前还有过从事建筑设计的经历,所以对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一直比较关注。”说起自己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方向,李柳生的观点很鲜明。李柳生说,桂林城市建设近年来发展势头很好,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停车难”问题至今没有很好地解决。

“您认为应该怎么解决?”记者问。

“可以尝试采用市场化的办法。”李柳生答道。

“市中心可谓寸土寸金,哪有地方建停车场呀?”记者有些疑惑。

“可以在相对远一点的地方解决集中停车问题,开车的人完全可以下车多走几步,养成习惯就好了。”李柳生告诉记者,就这个问题他曾联合多名人大代表提过议案,建议由政府牵头,通过招标选择一家有实力、讲信誉的公司运作,交警部门专门成立一个与之配套的管理大队,对乱停车处以重罚,通过经济杠杆“逼”着车辆进停车场。

“车辆乱停乱放,实质上就是对民生的侵害。”李柳生认为,类似这样的民生公共问题,是人大代表发言的趋向,也应该成为政府服务百姓的着力点。

对话中,李柳生很快又把话题拉回到他最熟悉的房地产业。“很多百姓买不起房,认为原因就是开发商抬高房价。其实,商品房与廉租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由市场来配置,后者必须由公共财政来解决。”李柳生以“安厦”为例,企业这些年上交税金超过2亿元,还有大量的土地出让金,地方政府可以尝试从每年的财政收入中,单独列支“廉租房”的建设支出,让买不起商品房的百姓“居者有其屋。”

肩扛着人大代表的责任,李柳生闲来喜欢到处走走,他说是方便听到更多更真实的民声。由于“安厦”已将经营触角伸至柳州,所以,他还喜欢将桂林与柳州的民生“短长”进行对比。正所谓:倾听民声愈多,反映民生愈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