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员李乃志(左一)带领征地农民转产转业进行海产养殖。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摄

兴港镇通过多方筹资,为征地农民去往海边养殖修建海堤道路。广西新闻网记者 邓昶摄
兴港镇党委政府还坚持学改结合,着力解决问题推进铁山港建设工作迅速发展。
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促进和谐征地。围绕服务项目建设、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兴港镇党委政府认真落实领导全程跟踪全程服务包干责任制和“点—线—面”党组织(党员)服务重大项目责任制,为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全覆盖的服务,促进整个征地搬迁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镇征地项目31个,涉及群众3.86万人,没有因征地搬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和谐高效征地搬迁。中石化项目用地的搬迁,仅用43天时间完成119户搬迁任务,其他30个征地项目也进展顺利,林改工作按计划加速推进。
关注民生,办好一批群众关心的实事好事。对梳理出来的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镇党委着力把能马上办的事办好,解决了一批群众行路难、用电难、用水难等问题。今年以来,修建了大树岭经罗屋至小马头、大树岭经彬池至北暮、粟山垌心坡至江门口等村共16.5公里的村级道路,完成了贵余坛、大田、积郎等7个自然村的农网改造,维修加固了粟山、卧龙、谢家、富屋等处共380米的海河堤。同时,争取上级支持,在林浆纸项目回建小区建立征地搬迁群众培训就业基地;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规模,开发了103个公益性岗位,全镇新增城镇就业31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50人。不断健全农事村办全程代理服务机制,延伸服务阵地,扩大服务范围,建立“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站”14个,建立代理人队伍76人,共为农民代理办结事项422项(次),让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以把事办好,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好处。
加强调处,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按照教育在前、调处在前的原则,加强对稳定工作的监控。针对项目搬迁出现的各类纠纷,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优先处理。针对项目征地搬迁引发的新矛盾新纠纷较多的情况,健全镇、村、组三级调解网络,在重点村委彬定、川江、石头埠等村(社区)成立村级人民调解组织效能建设试点,由村干部分片包干,对各项纠纷及时进行调解,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5件,成功率达96%。同时,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调处各类纠纷81起,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兴港镇党委政府针对在临海工业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如搬迁群众异地安置问题、失地失海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林改中出现的新矛盾等,仍需继续加大力度予以解决;以及一些村级道路、海河堤、人畜饮水等民生工程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有待加大解决力度。
针对存在问题,在下一步学习实践活动中,兴港镇党委政府提出,一要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特别是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着力点,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基础,为农村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二要加强与上级的沟通,争取人、财、物支持,上下联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关系重大的民生问题,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让学习实践活动成为人民满意工程。三是紧紧围绕“全力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强镇”这个载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全力服务重大项目,早日建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强镇,推动铁山港区跨越发展。
| 上一页 |
| 第 [1] [2]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