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记南宁市人大代表李冬兰

广西新闻网记者 覃海明

走进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勇村妇代会主任李冬兰家的院子里,一眼就能看见墙上整齐地挂着“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学实习基地”、“十佳农家课堂”等十几块牌子。

“既然人民选我当代表,那我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要不然,就对不起人民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谈起肩负的南宁市人大代表的职责,性格直爽的李冬兰快人快语。

10多年前,李冬兰独辟蹊径,人工驯养野猪,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致富户。为了使更多的乡亲们能共同富裕,李冬兰对前来取经的群众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养殖经验,有时还送技术上门,跟踪服务,并帮助农户销售野猪,解决养殖户销售的难题。对缺乏资金的困难户,李冬兰优先扶持,采取先把种猪给农户养,赊销饲料,猪仔售出后才还款的办法帮助贫困户致富。多年来,李冬兰先后拿出近10万元资金帮扶群众发家致富,经过她扶持摘掉贫困帽子的特困户已有10多户。

2005年,李冬兰联合南宁市养殖野猪大户成立了南宁市邕宁区野猪养殖协会,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参与养殖,形成了具有400多头种群、年出栏近万头商品野猪的养殖基地。在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的路上,她先后获得南宁市“科学养殖”先进女能手、2001年南宁市十大杰出青年、2002年自治区“三八”红旗手、2003年全区农村优秀人才、2004年全国“三八”红旗手、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2006年,李冬兰被选为南宁市十二届人大代表。当时,她所在的良勇村那晓屯进入生态文明村建设候选行列,但由于认识不到位和受经济条件限制,部分村民并不情愿。为了提高村民的意识,李冬兰不辞劳苦,昼夜走家串户,耐心细致地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反复讲解建设生态文明村的意义和好处。经过她的一番努力,全体村民积极参加生态文明村建设。2007年初,那晓屯的硬化村道、文化活动场所、篮球场建设完毕,沼气池、旱厕、厨房改造也基本完成,村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

为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李冬兰经常深入群众中,了解民情,反映民意,提出了《关于农村现代化信息网络问题的建议》、《关于把邕宁区城区列入南宁市限制养犬区的议案》和《关于农村退伍军人安置待遇的建议》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议案、建议,有力地促进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或加快推进工作的步伐。电信部门加快实施“百乡千村万户上宽带”为核心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方案,今年上半年,良勇村就有23户农民新安装了宽带网络,小山村由此有了对接世界的平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