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梧州:依“黄金水道”建“黄金城市”

广西新闻网记者 吴凌平 通讯员 朱明胜 黎远军

11月19日,梧州中恒国际医药商贸物流产业园在梧州市长洲区三龙片区奠基。当天,梧州中恒集团分别与湖北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广西药用植物园签订医药商贸物流合作协议。

寒冬时节,打桩、浇筑,梧州港赤水圩作业区码头工地热火朝天,桩基础工程已经全面完成,正在进行水上工程建设。

“突、突、突……”液压破碎疏浚船的巨臂伸出硕大的钻头探入西江进行钻孔,接着放置炸药点火起爆,江面掀起米来高的波浪,航道上的一个暗礁随之被炸开。梧州市港航处调集30多艘机械疏浚船,对全长24公里的长洲水利枢纽坝下至与广东封开交界的界首段航道日夜进行炸礁、清挖施工,年底全线竣工……

这是梧州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的一个个缩影。

积极响应 谋划全局

西江在梧州全境有140多公里。强大的流量,使西江能够承载大运量的水运。凭借这一优势,梧州曾作为西连大西南、东接粤港澳的两广水运枢纽城市,铸就了“百年商埠”的辉煌。

我区做出建设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战略部署后,梧州市通过对市情的研究和分析后提出,梧州市要争当打造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的排头兵,把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中心城市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为此,该市利用西江黄金水道科学规划沿江产业、城市、港口码头、物流、园区的布局,优化配置生产要素,打造西江经济带,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梧州市提出,全市要形成梧州境内140公里西江沿岸、70公里桂江沿岸城镇集群、产业集群、商贸物流集群,全市人口40%—50%、产业60%—70%、生产总值60%—70%集中到西江黄金水道两岸,实现城镇与产业的聚集发展、互动发展。

产业集聚 规划先行

梧州围绕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优化西江亿吨级黄金水道沿线产业布局,重点发展电力能源、有色金属、医药食品、机械制造、日化轻工、陶瓷建材、林产林化等优势产业,重点扶持中恒制药、蛋白肠衣、三威林产、日成林化等一批优势企业做强做大。

——打造广西“陶都”。梧州市抓住佛山陶瓷产业大规模整合向外转移的难得机遇,建设梧州陶瓷产业园区。园区以藤县为基础,以岑溪为支撑,争取把梧州陶瓷产业园区建设成为自治区重点产业园。其中藤县潭东集中区以发展中高档陶瓷产品企业和建设完善物流为主,岑溪大业集中区将以建设中低档陶瓷产品企业和发展相关配套产业为主。目前仅藤县中和区就已经有12家广东陶瓷生产企业进驻,总投资额达到58亿元。

——巩固林产林化产业。该市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抓好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落实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补助政策,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3%。同时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前期工作。

——做强六堡茶产业。梧州市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力争将梧州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六堡茶产销及加工基地。目前全市共有新老茶园3万多亩,六堡茶加工企业20多家。

——做大电力能源产业。随着长洲水利枢纽的投产发电、旺村水利枢纽即将竣工,标志着梧州市成为拥有较大装机容量的桂东电力工业基地,水力发电已经成为梧州工业的新兴支柱产业。水力发电得到发展的同时,梧州市天然气产业也在逐步兴起。8月17日,梧州市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石油昆仑燃气公司承诺在加快梧州境内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进展外,还将在梧州市投资建设天然气利用管道及CNG站等项目,努力打造西江黄金水道天然气区域总部。

——发展有色金属产业。以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30万吨再生铜冶炼项目和30万吨再生铝冶炼项目为支撑,加快梧州再生资源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把梧州建成广西再生资源产业基地。目前,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作为国家环保部再生资源拆解“圈区管理”定点园区,9个再生资源拆解项目已经开始建设,原料可以直接供应再生铜冶炼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