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南宁讯(记者唐正芳)“金腰带”是人们对西江的美誉。12月3日,粤桂港澳青年企业家、青年学者西江经济发展论坛在南宁召开,粤桂港澳青年热议“金腰带”,共作西江区域经济“水文章”。粤桂港澳一体化建设、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广西产业承接、西江生态保护等话题成为与会者关注的焦点。
内河航运到底有多大的市场?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熙保作了一个比较分析:中国的两大内河航运是长江和西江,从1949年到2008年,长江的货运量平均年增长率为11.75%;目前西江的总体货运量也达到了亿吨的水平,但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占80%以上;近10年来,广西航运量虽然年增长22.67%,但所占总量仍然太少。
据介绍,西江是珠江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珠江流域的78%,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投资省、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节约资源和土地,具有非常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今年以来,广西把建设西江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并希望借助粤港澳资金相对充裕以及港口、航运业的丰富经验,联手打造“金腰带”,建设西江经济带。
香港智经研究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胡定旭说,西江连接着资源丰富的大西南和充满活力的粤港澳,是促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天然纽带。贵州的煤、云南的磷、广西的铝等资源,对下游的粤、港、澳省区有十分重要的经济价值;而珠三角地区所拥有的是人才、技术和经济优势,也能为广西的新经济产业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粤桂港澳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目前“金腰带”的建设正面临千载难逢的良机,粤桂港澳应紧紧把牢自身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在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下不断扩大合作领域,实现共同、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