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规划的实施将实现网络化服务的规模效益,有力支撑广西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国家安全,全面服务和可持续发展,新规划描绘了广西交通发展的新蓝图。
首先,规划的实施将助于形成“首府直通地级市与周边省会,地级市间便捷相通,县份基本能直达地级市”的高速公路网络,缩短各经济区之间时空距离,极大促进经济区间的联系沟通;高速公路面积密度为3.18公里/百平方公里,超过当前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高速公路人口密度为1.28公里/万人,基本与日本、欧洲发达国家水平相当;路网布局基本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有利于推动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国土资源的均衡开发,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其次,形成便捷的出省、出边高速通道。出省、出边的高速公路通道将达22条,其中通往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6条、通往湖南等中部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5条、通往云贵川等西南地区的高速公路通道6条,其中贵州4条、云南2条;通往越南等东盟国家的高速公路通道5条。“泛珠江三角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得到增强与促进。
届时,将有6条高速公路通往广西北部湾港区形成集疏运通道,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沿线港区、重要城镇由高速公路串接,南宁吴圩、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由高速公路直接连接,其他支线机场、铁路枢纽及国家一级口岸30分钟内可直达高速公路,将促进全区构建“四通八达、通江达海”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形成高效的物流、人流通道。
同时,有效地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缓解广西交通基础设施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压力,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和线位资源。连通南宁、桂林、北海等著名的旅游城市、重要旅游风景区,连通广西全部国家5A、4A、3A级旅游景区所在县(市),将带动旅游业兴旺发展,推动广西建设为旅游强省。
此外,按静态投资匡算,预计规划实施可累计创造地区生产总值8000多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多万个。将极大促进全区经济增长,刺激和带动钢铁、机械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进步和扩大就业等做出重要贡献。
| 上一页 下一页 |
| 第 [1] [2] [3] [4]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