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访广西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保障发展 保护资源

广西新闻网记者 唐广生  通讯员 覃瑞林 黄葛炎

  西部大开发10年,是广西经济社会大发展的10年。作为政府重要职能部门,国土资源系统如何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用地保障和保护资源?近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厅长肖建刚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广西经济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项目落地离不开土地审批。请问,10年来,广西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情况如何?

  肖建刚:国土资源部门面临既要保发展,又要保资源的双重压力。我们按照“优先发展”、“有保有压”的原则,全力为实施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提供资源保障。有一组数字可以说明:2000年至2009年10年间,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共批准我区建设用地面积12.9万多公顷,这里面还不包括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的建设用地。仅2009年,广西全区批准建设用地1.7707万公顷,是2000年的23倍。特别是今年以来,为配合完成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6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任务,我们通过开展项目用地审批40天大会战、参加全区项目集中审批、简化审批程序、实施网上申报、举办重大项目用地报批业务培训班、对38个重点县的规划大纲进行修编审批和基本农田调查补划上图,极大地提高了审批效率,为项目依法用地提供了保证。同时,争取国家支持,用足用好国家下达的用地指标。今年我区就获奖励新增建设用地指标693公顷,11月还获国土资源部追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1000公顷。

  记者:既要保障发展又要保护好资源。请问,广西是如何做到确保项目建设用地的同时,坚守耕地红线不动摇?

  肖建刚:为做到既保障发展又保护好资源,我们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实施暂行办法》,明确考核结果列为市、县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从全区用地总量看,共批准建设占用耕地4.2818万公顷,而同期全区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新增耕地5.3542万公顷,实现了“占一补一”目标且有节余。可以说,西部大开发10年,同时也是广西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10年。2001年至2008年,广西共下达国家和自治区投资土地整理项目232个,建设规模132万亩,预计新增耕地19万亩,总投资达18亿元。项目涉及全区14个地市66个县251个乡(镇)731个村,惠及220万农民。今年自治区政府还通过了广西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计划从今年至2012年,投资70亿元实施整村推进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增加有效耕地12万亩,建成400万亩高标准农田,促进粮食单产能力在现有基础提高15%以上,确保实现至2020年广西耕地保有量保持在420.8万公顷的目标。

  记者:矿产资源是经济发展的血脉,为服务西部大开发,10年间广西大规模地质找矿取得了哪些成果?

  肖建刚:近10年来,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积极争取各类中央资金约3亿元,统筹安排自治区矿产资源补偿费、矿业权价款等资金2.8亿元,同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重点开展我区重要成矿区带、优势矿产和自治区经济建设急需的矿产资源及危机矿山接替资源的勘查,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矿成果。通过勘查,新增了堆积型铝土矿4.2亿吨、三水铝土矿8051万吨、锰矿1367万吨、铅锌420万吨、锡6.8万吨、钨3.3062万吨、金60多吨、银2340吨、高岭土6657万吨、钙芒硝9862万吨、硅灰石5000多万吨、水泥用灰岩2亿多吨、煤766万吨等一批资源储量,初步形成了以平果铝、华银铝为支柱企业的铝工业,以广西有色集团为龙头的有色金属加工业,以中信大锰为龙头的锰加工业,以华润、海螺为龙头的现代水泥业等一批支柱产业。近两年来,我们组织编制了《广西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总体工作方案》和南丹县大厂矿田整体勘查方案、广西铀矿勘查方案等一些专项勘查方案;筹措建立了广西地勘基金,计划每年筹措资金约1亿元开展大规模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今年初,自治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地质找矿的决定》,同时安排了1亿元资金用于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目前取得了初步成果。

  记者: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已日益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请问,10年来广西是如何减少灾害损失,增强发展后劲的?

  肖建刚:广西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省区,防治地质灾害事关广西经济能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10年来,广西地质灾害防治实现了七大转变。一是实现了从无“法”向有“法”转变。2006年,《广西地质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基本上步入了法制化轨道。二是实现了从“家底不清”向“心中有数”转变。到目前为止,全区49个地质灾害多发县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已完成。三是实现了从“无章可循”到“规范管理”的转变。我区目前逐步建立完善了地质灾害防灾预案、防灾明白卡、隐患巡查、汛期值班、监测预报、灾情速报、应急处置等制度,基本上实现了规范化有序管理。四是实现了从“被动应急”向“主动防灾”转变。通过地质灾害防治科学宣传教育,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减灾防灾意识不断提高。五是实现了从“单一作战”向“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转变。六是实现了由单独的政府行政管理向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转变。七是实现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从“无”到“有”的转变。仅今年,广西就拨付资金2500万元,对400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1-3季度,全区共发生地质灾害322起,同比减少66.77%;人员伤亡同比减少21.74%;直接经济损失同比减少6.98%。

  记者: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请问,国土资源系统如何贯彻落实,更好地服务西部大开发?

  肖建刚:《意见》对广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为广西新时期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并就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按照《意见》的要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到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同步进行,同时大力推进耕地保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大规模地质找矿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国土信息化“金土”工程,发挥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