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北部湾经济区引领带动作用 建设中国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
——访自治区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瑞贤
广西新闻网记者 莫艳萍 通讯员 卢 钦
核心阅读: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部湾速度”后,处于打基础、上水平关键时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又迎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在新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40条有16条直接涉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容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交通港口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等,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将以此为契机,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保税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加发展活力;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多区域合作,构筑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陈瑞贤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2008年1月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后,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北部湾速度”,经济区开放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北部湾经济区正处于打基础、上水平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发展寄予厚望,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发展的更高要求,体现了对广西发展的深切关怀、巨大支持,对指导和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陈瑞贤指出,《意见》的40条有16条直接涉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容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交通港口建设到体制机制创新、开放合作等,明确提出发展目标和支持政策,进一步凸显了北部湾经济区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以及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特殊地位,为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提供了新的重大机遇,注入新的强大动力。自治区北部湾办公室将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深入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经济区开放开发。
一是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今年以来,在北部湾经济区“五区两园一基地”8大重点产业园区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区各市产业定位和实际情况,规划布局了20多个产业园区,规划面积达200多平方公里,计划投入700亿元建设园区基础设施,目前已有入园产业项目239个,总投资2149亿元。下一步,将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出台和完善促进产业发展配套政策,依托园区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近期重点加快推进台湾(南宁)光电产业园、台湾(南宁)轻纺产业园、台湾(钦州)石化产业园、台湾(北海)电子产业园、湖南(钦州)临港工业园、防城港大西南临港工业园的规划建设。
二是依托沿海港口优势,加快推进已经布局的石化、林浆纸、电子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实施北部湾经济区防城港钢铁精品基地、钦州炼油二期、北海铁山港石化、防城港红沙核电等重大项目,并以重大项目为龙头,努力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项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临海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基地,构建特色鲜明、集群发展、协调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加快北部湾国际大港的建设步伐,重点推进一批20万吨级航道、10万吨级泊位以及北海邮轮码头、钦州30万吨级油码头和30万吨级航道建设,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著名港航企业合作,开辟更多国际海运航线,打造亿吨大港;加快推进一批出海通边的高速公路、铁路项目建设,打造经济区1小时城市圈;加快推进南宁机场新航站区建设,形成面向东盟的门户枢纽机场,增强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要素集聚作用,打造连接多区域的重要交通枢纽。
四是加快保税物流体系建设,构建开放型经济。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已经分别于12月22日、23日通过国家验收,即将进入正式运营阶段,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广西将充分利用保税港区功能政策优势,抓住《意见》明确将钦州保税港区列为整车进口口岸的政策,加快引进国内外高端产业,打造国际一流、特色鲜明、功能强大的保税港区。要推动南宁保税物流中心与广西北部湾港和南宁空港进行紧密合作,建设功能强大的南宁国际物流基地,移植港口功能,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无水港”。要加快凭祥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和北海出口加工区拓区申报,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门类最齐全、功能最完善的保税物流体系。
五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外部资源。经过几年不懈努力,北部湾经济区投资环境和商务环境已不断完善,已经具备了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条件,招商引资是北部湾经济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广西将积极推动建立和完善经济区招商全面统筹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健全北部湾经济区招商投资服务体系,推动大规模招商引资。2010年,计划组织“民营企业走进北部湾”、“北部湾对话世界500强”等大型招商推介活动。将组织专业招商队伍,到国外、国内发达地区,通过定向招商、专业招商等多种方式,争取更多大企业到北部湾经济区投资发展,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参与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
六是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发展活力。积极推进经济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建立更高效、更顺畅的管理体制,增强统筹能力。加快推动经济区土地、财政、涉外经济等方面改革,先行先试。加快经济区金融体系建设,构建南宁区域性金融中心。推动在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业务。
七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多区域合作。牢牢把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这一重大机遇,拓展合作空间,在继续办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的基础上,推动合作平台和机制建设,积极争取100亿元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基金和150亿元对东盟国家信贷资金的支持,加快推进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以全面开放合作促进经济区的开发建设,构筑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