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科学发展 创和谐社区
——桂林市秀峰区丽君街道建设和谐社区纪实
桂林市秀峰区丽君街道,下辖8个社区,常住人口5万余人,街道党工委下辖1个街道党支部,7个社区党总支,30个楼院党支部,共有党员865名。近年来,丽君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协力,大力开展社区组织建设、文化建设、民生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主要做法是:
一、以“建立三级党组织”为龙头,推进社区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基层党组织,创新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按照党员的数量和居住情况,街道党工委把党支部建在楼院,党小组建在楼栋,在社区建立起了“社区党总支—楼院党支部—楼栋党小组”的社区三级党组织架构模式,实现党组织体系区域覆盖。同时以社区党总支为核心,在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由党员自愿建岗、自愿选岗,确立岗位责任,实现党组织体系的功能覆盖。在社区内组建“党员联络队”,负责联系和掌握社区内流动党员、下岗党员情况;组织“爱心工作站”、“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将社区开展的各种帮困、扶贫活动落到实处,形成“横向有联系、纵向有落实”的运行机制。目前8个社区成立了7个党总支、31个楼院党支部、100多个党小组,成为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领导核心。
积极加快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作为社区党组织的左膀右臂,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和谐社区凝聚力。社区党组织顺应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根据群众不同兴趣、不同爱好因势利导,积极发展一批社会组织、民间组织和中介组织。丽君社区成立了“笔墨缘”书画社、“丽泽歌台”山歌社、“夕阳红”文体社、“邻里情”志愿者服务队、“金盾”守楼护院队、“牵手”法律援助服务队、“丽泽人家”计生协会等20多个组织,并鼓励党员担任社会组织负责人,增强党组织的领导能力。丽君社区、九岗岭社区、甲山社区根据党员兴趣爱好建立文体党支部,负责对文体类社会组织的领导和社区文体活动的组织。
二、以“一居一品”为抓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区文化在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居民素质、规范居民行为、增强社区凝聚力、协调居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把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娱乐等社区文化活动,作为陶冶居民道德情操,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道德风尚,进而提高居民群众的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以“创建一居一品”即每一个社区创建一个社区文化品牌为目标,不断创新社区文化建设。
打造桂林市第一个社区文化品牌——“九岗岭之夜”社区睦邻文化节。为展现社区文化魅力与社区风采,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2003年,九岗岭社区筹措6万余元修建了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露天文化广场,以“社区文化社区办,群众节目群众演”的思路,积极组织引导社区单位和居民参与,举办了第一届“九岗岭之夜”社区文化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了群众文化的大戏台。“九岗岭之夜”社区文化系列活动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为居民们奉献了一大批雅俗共赏、经典优秀的作品,深得群众喜爱和上级肯定,被大家誉为桂林社区的“同一首歌”,成为桂林市社区文化的一个著名品牌。2004年该社区也因此被国家文化部等单位评为第一批“全国先进文化社区”。
创办“丽泽情”社区邻里节。邻里和谐是社区和谐建设的基础。丽君社区于2005年在全市率行举办了“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暧万家、共创和谐”的和谐社区邻里节主题活动,组织居民吃邻里百家宴、签《邻里公约》、唱《邻里之歌》、听“孝星”与“创业之星”讲坛、评比“十佳清洁楼道”与“和谐家庭”等,为陌生的邻居搭建起了一个相识、交流的平台,让陌生的邻居熟悉了起来、疏远的邻居亲近了起来、寂寞的楼道热闹了起来。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居一品”促发展。目前,丽君街道所属的8个社区全部开展了各具特色的“邻里节”式的社区文化活动,如甲山社区的“飞凤之光”文体节,骝马山社区的“跑马骝骝的山”登山节,桃花江社区的“桃花红满天”敬老节,丽狮社区的“夕峰西照”老年节,篦子园社区的“相约篦子园”少儿节,中隐社区的“德智浪花”文娱节。通过活跃社区文化,社区居民被“拢”到了一起,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社区建设取得了可喜的进步。2006年、2007年,丽君街道分别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街道”,2007年丽君社区被评为“全国和谐邻里建设示范社区”。
三、以“三有三创”为主线,推进社区民生建设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我们注重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采取“三有三让”的做法,主动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力求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让社区居民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成果。
一是困难有人帮,创亲情社区。本着“同在一个社区,同享一片阳光”的宗旨,着力解决困难居民的生活难题。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关爱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消除零就业家庭,共安排3000多人上岗就业,目前居民就业率达98%以上,所辖8个社区2008年全部被评为“桂林市充分就业社区”。各社区成立阳光爱心社,帮扶100多户弱势家庭和失学孩子。26岁的甲山社区居民李文琴不幸患上精神分裂症,但家庭贫困无力医治。社区便在 “飞凤之光”社区文体节上向居民发出“邻里一家亲,救助李文琴”的捐款倡议,得到了居民广泛响应,筹措资金共5000多元,及时地将小李送到市福利医院。如今,小李的父亲还经常对人说:“感谢街坊邻居,还是邻居好、邻居亲啊!”
二是治安有保障,创平安社区。组建“金盾”守楼护院队,通过大力开展“平安楼院”、“邻里守望热心人”等评比创建活动,所辖8个无物业管理的社区治安环境大大改善,2005年以来,街道连续四年被桂林市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三是休闲有去处,创洁净社区。通过创新“五联动”工作机制,即社区主导与单位配合联动、专业队伍与业余队伍联动、专项整治与长效管理联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与居民自扫“门前雪”联动、路面保洁与死角整治联动,制定《清洁公约》、《邻里公约》,积极参与广西“城乡清洁工程”活动。在有条件的社区建立了文化广场,设立了小花园、小游园,配备了娱乐健身器材,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休闲,不出社区就能健身娱乐,社区环境得到全面的改善与优化。2009年4月,丽君街道被评为广西文明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