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文峰街道文昌社区:打造"八个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打造“八个家园”  构建和谐社区

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

    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位于钦州城区的南端,总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9866人,社区居委会干部7人,支部党员72人,社区成员单位26个。文昌社区党支部紧紧围绕“服务城市社区居民,建设文明和谐社区,推动社区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活动为契机,以创建“八个家园”(红色家园、快乐家园、学习家园、平安家园、优美家园、爱心家园、兴业家园、阳光家园)为载体,积极与共建单位上下联动,共同推动,努力把社区建设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和谐家园。

    一、党建工作联动,共建“红色家园”

    为使开展“科学发展先锋行”活动取得成效,文昌社区党支部积极与上级挂点联谊单位、驻社区单位及企业的党组织结成共建关系,构建城市区域化党建格局。该支部与共建单位党组织共同制定了“六个一”的共同纲领,即:确定一个党建主题,制定一个党建共建规划,制定一份共建目标责任书,召开一次共建联席会,组织一系列党建共建活动,建立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合力构建社区党建工作共同体。

    在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该支部邀请已经参加过第二批活动的共建单位共8名党员干部到社区担任指导员,为社区党员上辅导课,协助党支部组织学习讨论,共同探讨解决社区存在问题、促进社区科学发展的对策。社区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邀请共建单位的代表来参加,既听取社区党员的意见,又对社区党建工作提出建议。达到了“双向交流”的目的。

    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的问题,社区党支部与共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为流出和流入党员提供学习、就业和关怀服务,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并加强沟通、联系,积极为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切实帮助流动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难题,使社区“流动党员服务站”真正成为流动党员之家。

    二、文体活动联办,共建“快乐家园”

    社区党支部积极与共建单位联办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社区健康向上、快乐祥和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社区活动室、中心广场、单位舞台等活动阵地,利用国庆、中秋、重阳等节日,组织共建单位的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爱好者,和社区群众一起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今年国庆期间,组织社区党员干部和联谊共建单位在职党员举行了篮球赛,既增进了社区与共建单位的友谊,又活跃了节日的气氛。由共建单位退休党员和社区群众共20人成立社区“妈妈文艺队”,在社区广场开展了“庆祝国庆60周年文艺晚会”、“老少同乐文艺晚会”等活动。文艺队还把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内容编成歌曲进行传唱,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同时,社区党支部还积极争取共建单位投资建设社区文体活动场所及设施。累计投入资金50多万元,建设了“金辉会休闲娱乐中心”、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活动场所,基本满足了社区不同群体文化娱乐方面的需要。

    三、远教平台联筑,共建“学习家园”

    社区党支部争取了上级组织、宣传文化和电信等部门的支持,建成了一个面积100多平方,配备了远程教育网络终端、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的社区影院,使社区党员群众学习培训实现了多媒体、现代化,形成了集学习、娱乐于一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今年9月份以来,利用社区影院+远程教育站点+培训班的形式,已组织培训35场次,参加培训的党员群众达2057人次。社区党支部还利用远教平台开展技术培训,提供就业信息。针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需求,利用远程课堂开办了电脑操作、家电维修、电焊、装修等技术培训班8期,培训下岗失业人员200多人次。同时通过远程教育网收集收看实用招工信息,使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及时了解、掌握外界新的就业动态,帮助就业。此外,社区影院根据社区老人、青年的不同需要,分时段播放了时事政治、政策法规、党史资料等专题栏目和专题片,让不同的群体轮流观看,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四、社会治安联防,共建“平安家园”

    一是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结合自身实际,深入开展“安全文明小区”、“安全文明街巷”创建活动,完善社区治安长效防范机制。建立社区治安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由社区干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驻辖区单位负责人和驻社区民警参加的社区治安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社区治安防范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召开民情恳谈会。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成立了维护稳定治安防范队伍。设置了由派出所民警常驻的社区警务室,与公安密切配合,从排查居民纠纷、安全隐患、群体事件、信访苗头入手,积极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妥善解决各种信访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二是组织辖区共建单位开展法律服务活动。社区与辖区共建单位水上边防派出所联合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培训活动,组织社区居民约600多人进行培训学习,旨在提高居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培养居民群众的遵纪守法。

    五、环境卫生联抓,共建“优美家园”

    为了做好社区保洁工作,文昌社区与区直责任单位联动,把清扫区当作“责任田”安排给辖区单位与居民,积极协同责任单位,调动居民责任意识,共同投物投劳,彻底消灭卫生死角。

    深入开展社区“城乡清洁工程”工作,切实加强社区环境保护,营造优美、整治、干净的社区环境。组织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对社区的道路、卫生死角等进行清理、维护。定期开展社区内张贴的“牛皮癣”、生活垃圾、道路卫生进行清理活动。

    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社区把 “城乡清洁工程”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和巩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清除垃圾死角12处;积极与市建规委协调,硬化大街小巷5100多米,安装路灯60多杆;与协同园林部门绿化美化25处。铺设排污管14500多米,整治工地乱象25处,整治小街小巷16条,极大地改善了辖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和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弱势群体联帮,共建“爱心家园”

    在上级党组织的帮助下,社区党支部设立帮扶救助特困群体的社区“爱心超市”。通过爱心超市,接受有关单位、党员、群众、企业业主的捐赠,让社区困难群众各取所需。共收到捐款捐物折价12000多元。在上级劳动和保障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全市第一个社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第一批就业信息为社区各类人员提供各种就业岗位100多个,目前已有13名失业、下岗人员通过社会工作保障站解决了就业问题。

    社区党支部积极引导和组织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结对帮扶、共建和谐”活动。文峰街道党委书记周玲与社区孤儿周怡敏结成帮扶关系后,立即上门慰问,送去200元慰问金和生活用品,并为她争取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南区糖办的党员干部与社区平山十八队的困难党员林庆仁结对子,对他进行了帮困活动等。社区还与9户低保户建立帮扶对子,通过爱心救助站,定期发放爱心救助物资。钦南区总工会的韦立龙与平山十九队的特困户苏林盛结成帮扶对子,帮扶其儿子读书。活动开展以来,共有共建单位干部、党员、个体老板和辖区特困群体25人建立了帮困扶持关系,为特困群众捐款捐物合计12000多元,上门慰问困难群众60多人次。

    七、项目建设联推,共建“兴业家园”

    社区大力采取措施,服务好辖区项目建设,促进顺利推进。北部湾大道和平山岛东盟接待中心是钦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涉及到文昌社区居民的征地拆迁。社区“两委”班子党员干部发扬“白+黑”和“五+二”连续作战的精神,深入拆迁户宣传发动,积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化解征地拆迁矛盾,使农户自觉、自愿支持项目建设,保证项目顺利推进。此外,社区积极发挥服务作用,支持落户社区的金汇花园、丽景天下、阳光城等房地产项目顺利发展。同时,为了方便居民的日常消费,繁荣社区经济,增加就业,文昌社区积极做好服务,协助有关部门,引进一批客商到社区发展。目前,已成功引进了生辉大酒店、猪肚鸡连锁饭店、得富家俱城、钦州伟士幼儿园等。

    八、便民服务联组,共建“阳光家园”

    社区党支部充分发挥共建单位负有参与和支持社区建设的责任,利用共建单位提供设施、场所、经费、人才等资源,为社区群众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与共建单位组建联合服务队,把志愿服务作为共建的重要项目。社区党支部以开展“党组织服务年”活动为契机,根据辖区内有学校、企业、派出所、医院等各类机构的优势,与共建单位联合组建4个社区服务队:一是组建就业服务队,与下岗职工结对帮扶,帮助找新工作岗位;二是组建法律服务队,与权益受到损害的居民结对,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他们维护合法权益;三是组建医疗卫生服务队,与患病居民结对,上门为他们治病,使他们早日走上康复之路;四是维修技术服务队,与需要维修房屋、家电等器物的居民结对,通过预约上门提供维修服务。据统计,参加服务队的共建单位达26个,党员116人,各界人士156人,共为社区居民办好事125好事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