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

刘瑛:传递人文关怀 构建和谐社区

传递人文关怀 构建和谐社区

——鱼峰区丽都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刘瑛先进事迹

    刘瑛同志自1998年进入社区工作以来,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在践行科学发展观上,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带领社区一班人在工作中,注重结合社区工作实际,认真思考,克服了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种种困难,以超前的工作模式、优质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和居民群众的充分肯定。主要做法:

    一、创新工作模式,实行区域化管理

    2005年丽都社区成立来,刘瑛在社区工作中率先打破按上级分工各负其责的传统工作模式,按社区所需,制定方案调配人员。完善了由“社区书记、主任、社区工作人员——党员——居民信息员”组成的三级社区队伍网络,使居民自治得到进一步加强,从中快速掌握居民信息和变动情况。将社区工作人员按区域分楼栋包干到户到人,综合服务社区居民。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创建了区域化层级动态管理这种新的工作模式,并注重细化了工作流程。工作中施行“五包”制度,即包责任范围、包上门服务、包宣传教育、包帐卡变更、包环扎落实。各包栋负责人参考居民信息员提供的信息,严格按照居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要求,做到“一人全能”、“一专多能”。工作过程中,建立了“一本一表一卡”制度,即每人有一个统一的“基本情况统计记录本”,负责对党建、计生、民政低保、残疾人事业、就业创业、居民医疗保障、退休人员服务、社会综合治理、安全防事故等多项社会事务工作数据的采集登记。通过下户调查,对各项工作需要掌握的信息都详细记录在内,整个社区还有一个总的“社区情况汇总表”,社区的所有情况一目了然,任何人到办公室往墙上一看,所有情况都能了解。办公室墙上服务栏还放有“各类办事办证指南”小卡片,方便居民前来办事办证,社区只要有工作人员在,不管哪个方面的证件都可以受理,使居民不跑冤枉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强化责任意识,确立人性化服务

    刘瑛同志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开展各项服务中坚持做到“三用”、“四勤”,即(用心、用情、用爱)、(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一是及时掌握社区动态。社区工作仅仅依靠党员、居民小组长掌握到的信息和情况,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社区要求坚持每天上午十点,下午四点以后为入户时间,根据信息员提供的信息,下到自己管辖的区域,负责对各项工作的信息采集,通过与居民群众的沟通了解以及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将情况反馈回社区,社区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作专题会,研究处理问题。每个社区工作人员都必须全面综合掌握了解本区域管辖的所有情况,比如党务协管员除主管党务工作以外,还要对这一栋的党建、计生、民政、社会稳定、安全防事故、残联、就业、医保、退休人员、吸毒人员、空巢老人、归侨等等负责,其他同志同样如此。下户前就应该想好要干什么?是去看望党员,还是空巢老人,还是应环扎的育龄妇女,生病的居民等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复做工。二是及时关心居民冷暖。只要了解到居民生病、住院或有其它困难,管栋的工作人员都会立即报告,社区便派人到家中或者医院看望慰问和处理。平时工作中,提倡在服务中体现社区注重关注困难党员、“空巢老人”及弱势群体的生活,见面勤问候、拉家常。逢年过节社区还从十分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点,从辖区单位或老板协调一点,哪怕是一板鸡蛋、一袋大米、一壶油,也得要及时送到他们手中。原社区居民党员农焯产,买好了新房子搬到城中区居住,他却久久不愿意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走。他说:“我已把丽都社区党组织当成了自己最温暖的家,社区的工作人员又服务这么好,我怎么能轻易的离开呢?”。三是及时处理居民事务。凡是能办或变通办结的事,决不让居民跑第二趟,不能办的事要解释到居民满意为止。这一系列的举措,大大的拉近了居民群众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如:有一位生完孩子刚满月的妇女到社区办理医保,她本人忘了带上交费单,结果去银行交不了费,回过头跑到社区气势汹汹的责难,工作人员堆起笑容连连道歉,拿起单子、接过钱,让她在办公室等候,立即跑步到银行帮她交费,那位妇女对社区的服务态度比较满意,到了该长效节育的时间还主动找社区做好长效避孕手术。社区特别注重就业创业工作,社区成立以来我们就设置了专门的岗位本,劳动保障的工作人员每月都要寻找几个岗位,通过包栋工作人员反映的情况,哪个党员、下岗失业人员、环扎对象,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平时到社区来反映或申请找工作的,家庭有生病的,把岗位送上门去,不管你去不去,都服务上门,所以居民也不敢以没有工作为由来申请低保,目前19户低保中没有一个中青年人。今年社区还成功地帮助一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并获得了市里的就业补贴。四是及时解决居民实际问题。特别是对军转干部及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家庭,坚持做到一月一访,空巢老人一个星期一访。把能在基层解决的问题解决在基层,决不给上级添麻烦;凡是能办或变通能办结的事,一定给办好,决不让居民跑第二趟,不能办的事要解释到居民满意为止。

    三、提高队伍素质,力求工作上创新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工作已由原来的管理模式转变为服务模式,“以人为本,全面服务”就是社区工作的宗旨。社区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整体综合素质好坏,直接关系到为居民群众服务的质量。一个社区必需有一种气质,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支团结奋进的队伍,很多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造就社区工作人员高素质的前提。刘瑛在社区工作中,注重从小处着眼,培养工作人员良好的习惯养成。一是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纪律。对上级布置的任务坚决执行,不能讲价钱。各级部门组织的活动,尽己所能奋勇当先,社区规定上班时间是不可以穿高跟鞋的,为的是有急事的时候能尽快赶过去,也方便下户的时候爬八、九楼。这么多年来工作人员个个都能遵守,这就是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二是加强干部教育和培养。做好社区服务,工作人员对各块的业务都要非常熟练,特别是对党和政府的现行政策法规要熟悉。五年来,正因为社区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才有较全面的业务能力和较高的工作效率以及良好的优质服务态度。对分配到社区来的新同志,坚持用人所长,社区有在企业招聘来的中层干部,有下岗失业工人,尽管是公益性岗位的协管员,但能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正因为有好的传帮带,社区很多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归功于他们。好的工作方法带来了好的工作氛围,也带来了好的工作效益。三是增强创特色亮点意识和能力。社区成立以来,刘瑛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到省外、一次到市外去参观学习,让大家见见世面、开开眼界。参观学习归来,大家精神饱满,工作更加充满信心。通过到外地学习,社区重新编辑了人口学校的资料,使计生优质服务更加人性化。还集中社区电脑操作比较好、年纪比较轻的工作人员,利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将辖区内所有住户的信息录入电脑,实现了“卡册合一”,并指定一个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汇总和变更,各块工作的数据自动生成,所有信息的准确度大大提高,为居民办事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今后也将会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社区这种创新在柳州所有社区当中还是独一无二的。计生方面除了宣传、办证、回访,健康咨询,近来又利用丽都音乐幼儿园创办了0—3岁早期教育基地,初步成立了家庭、社区、幼儿机构三位一体的创新工作新机制等特色。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敢于创新,勇于吃苦的精神,社区工作经受了各级部门的检查,卡册的准确率达到100%,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赞誉。

    五年来,丽都社区在刘瑛同志的带领下,通过工作上的创新,服务理念上的提升和良好的精神面貌以及及时周到的服务,社区党建、计划生育、就业创业、文化体育等工作均排在前列,社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实现了居民“零上访”,仅收到居民自发送来的锦旗(感谢信)就有15面(份)之多,在居民群众中赢得很好的“口碑”。真正能让上级领导机关放心,居民群众满意,真正成为“科学发展先锋行”的领头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

高清图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