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上的致辞
东盟副秘书长 孙达姆
(2010年1月7日)
尊敬的老挝常务副总理宋沙瓦·凌沙瓦阁下,
尊敬的中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阁下,
尊敬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阁下,
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易小准阁下,
各位尊贵的客人,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早上好。
首先我谨代表东盟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举办了这一次非常重要的庆祝仪式和论坛。同时,我也想感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并且代表东盟秘书处来共同庆祝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我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参加庆祝仪式和论坛。这次的庆祝仪式和论坛是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而举办的,这对于中国-东盟的双边贸易来说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里程碑,也预示着我们开始新的合作10年。
自中国-东盟重启对话,我们双方的关系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在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先生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提议以来,我们双边的关系不断发展,2001年,中国和东盟的领导人提出开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讨论和谈判。2002年我们签订了全面合作的协议;2004年签订了货物贸易协定;2007年1月签订了服务贸易协定;2009年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前期工作。这是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这个区域以及全球都面临一些挑战。当时,东盟和中国都对所面临的挑战给予积极的回应,就是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我们的贸易和经济的互利合作和共赢。
因此,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不光是为我们提供了区域的商务和贸易发展的更大机会,同时也帮助我们进一步缩小不同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推动跨境的贸易和投资,帮助我们更好地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这对于我们整个东亚的经济一体化建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一个大的贸易区,有19亿的消费者,而且11国的GDP的总值,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贸易区。这个自贸区一体化进程的意义非常深远,前景非常广阔。当中国前总理朱镕基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双边贸易额仅仅是395亿美元,现在增长到了1900多亿美元,而且以非常高的年均增长速度提高。中国是东盟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中国将会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我对这一点充满信心。对于中国和东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是,现在东盟已经和一些国家建立了自贸区,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中国也和一些国家签订了协议,包括智利、秘鲁等,而且还在进行一些自贸区的谈判。面向未来,我们一个重大的任务就是集合我们的力量,实现合作共赢,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们面临的挑战和任务也包括要更好地应对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而且要大力推进标准化,以及货物、服务贸易的质量。这些巨大的任务要求我们进一步减少贸易壁垒,采取更好的进出口管理机制。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很好地应对,那么零关税和减少贸易壁垒的任务就很难实现。这种非关税壁垒不仅仅是局限在配额方面,以及在进口执照要求方面,同时也在海关的繁琐程序和一些管制措施方面,我们都要对这些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我们要有更大的互信和增进相互理解。这样的话,双方都能够从中国-东盟自贸区中获得更好的利益。我们可以更长期地建立一个贸易和投资的市场,促进双方的效率、公平和竞争力,以及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创新多样的贸易合作,抓住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和竞争。同时,要在这个平台上推进劳动技能的合作、劳动力队伍的建设。
最后我想说,东盟和中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已经如期实现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个伟大创举,现在我们应该能够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获得很多好处,而这对于双方人民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花了10年时间,现在是我们收获的季节。在未来的10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我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